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4部分

兵西域呢。”

“哪裡管的了波斯,我們已經分封了西域,所以下階段重點不是進攻波斯,而是把西域控制住,穩定住。現在整個西域道才三萬兵馬,在天山北根本都只有一些巡邏隊。”

“朝廷要儘快建起域北五鎮。”

李超走到沙盤前,對天山以北的那塊巨大地區,指點著,“我建議朝廷將天山北地區劃為三個道,天山北、蔥嶺西,烏滸水北、鹹海以東的這片地區,可以設為山北道。”

李超又指了指裡海,建議把裡海命名為西海,原本朝廷已經命名鹹海為西海,因此現在李超提議把裡海命為西海,因為這裡已經是大唐西疆之極。

鹹海到裡海之間的這片地區,就設為西海道。

而烏滸水以南的吐火羅之地,還有西面的那片地方,設為大夏道。

大夏是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後提到的古國之一,居民百萬。而大夏也正是吐火羅的正確音寫。

“第一步,朝廷當立即發兵三萬入西域,建築伊麗、碎葉、大宛、康居、月氏五個軍鎮,並屯駐戍衛。只有建起軍鎮,屯駐兵馬,我們才可能控制住山北。”

李超的計劃還是一步步來,三萬人馬,其中五個軍鎮每鎮駐五千,另外五千做為巡邏兵馬。

每控制住山北,然後才能讓分封的貴族們安全的遷移過去,才能保證後續的漢人移民的安全。

至於大夏道,後續也是要先築軍堡駐軍,再移民。而西海省,則只能先招納當地的遊牧部族先。以後再慢慢的開拓過去。

“前期三萬軍隊,這可不少。”承乾思慮著。

“殿下,大唐馬蹄踏處,戰旗所立之處,才是大唐疆土啊。沒有馬槊與橫刀弓箭,這西域之地,也難以存續的。”

“可一下子調三萬兵馬,還要築城,開銷極大。此事重大,也要奏報陛下啊。”

李超卻只是笑笑,“殿下如今為監國太子,駐軍西域也只是份內小事,回頭奏報陛下也不遲。況且,陛下之前分封貴族官員之子,不也說了要設五個軍鎮嗎?”

“開支從哪來呢?”

這麼大筆錢,朝廷倒是有,但肯定得經過楊恭仁,可楊恭仁無比古板,他肯定又得先奏報皇帝。

一來二去,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而且,要抽調三萬兵馬,這也不是小事,兵馬調動,要經過樞密院、兵部、南北衙層層稽核手續,非常麻煩。

這還涉及到兵馬調動之後,原防區的補充等情況。

“殿下,我這裡倒是有個設想。講武堂今年也有大批軍官要畢業,此外,禁軍每年也要有許多軍官調到南衙十二衛去鍛鍊,北衙的禁軍還要調去邊地輪戍。”

李超計劃招募一批士兵,主要是內遷的突厥人、或者是過去有軍伍經驗的老兵,比如隋末亂世時的那些梟雄反王的兵將等,再招募一些府兵子弟,他們身為府兵子弟,一般也是有習武的。

從這些本身就曾經當過兵打過仗的人中,招募出三萬士兵。

然後從講武堂和北衙禁軍中抽調一批畢業軍官和要下放鍛鍊的軍官,組建一支遠征開拓軍團。

這樣一來,涉及到的調動就要少些。

“裝備、糧草這些,衛尉寺都有現成的,裝備幾萬人的武備隨時足夠。”

“那這些人到了山北,算是府兵嗎?”

其實李超認為常備兵更好些,府兵畢竟是農兵性質。如今大唐是南衙府兵,北衙禁軍。禁軍是常備軍,但數量少,府兵是農兵,數量多。

“可以把這三萬兵編為府兵,以一千人為一個折衝府,編為三十個折衝府,分駐山北五鎮,以五千為遊騎兵,在五鎮之間巡邏。給他們分田授地吧,免入京番上宿衛,但分為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