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這也算是張超給自己家錢莊攬的一些好處了。

奴隸拍完就拍戰馬,戰馬拍完就拍普通的牛、馬、騾子、駱駝,再然後是羊。

江心市裡,還有許多商人在趕來。

他們在外面看著熱鬧,看著一個個的奴隸被那些喜笑顏開的府兵們領走,全都充滿著羨慕。

“這些府兵就打了半天仗,難道每個都能分到好幾千錢的戰利品,真是爽啊!”

“可不是,好些府兵原來都只是個十幾歲的後生呢,結果好命的跟著張使君來趟隴右,就成府兵了,地分了幾百畝,家人帶來,又分幾百畝。他們在關內的那些口分田宅子樹木什麼的,甚至都還全賣了發了一筆呢。”

都說破家值萬貫,這些府兵遷來,朝廷又給安家費又給路費,完了那個破家還給賣了個好價錢。

聽說都是張家開的好頭,又有許多勳貴們跟著,倒便宜了這些傢伙。把口分田也能賣了換錢,破房子舊傢俱都給賣了錢。

而現在洮州,又是分地又是分戰利品的。

羨慕死這些辛苦趕來的商人,尤其是那些商隊的夥計們,他們辛苦萬分,路上來返,可是能賺的錢很少,甚至不少人因此身份還落個商籍,受人歧視。

“我都想要落戶到這洮州了。”

“你要真想落戶也行啊,只要你是自由之身,就能遷來洮州落戶。一落戶,就能分田呢。一丁百畝,婦人、中男也有五十畝,孩童二十畝。一家若是五六口人,也能分到兩三百畝地。哪怕一半耕地一半山地,也能有上百畝的好田。”

“可惜晚了,當不了府兵了。”有夥計嘆息,若能當上府兵,無疑才是最好的。

看這些府兵,有些不也才十六七歲,可又是分田分地,又是分戰利品,甚至聽說每月還能分到一筆津貼賞賜,好像是從洮州收的商稅裡面抽出的份額給府兵們發賞。

連馬周都覺得張超給洮州府兵和官吏們的待遇太好了,每月的分紅都不少。

“這是大家應得的。”張超卻並不覺得不該給分紅。

洮州今天的一切,也是洮州府兵和官吏們一起努力才打下來的局面。讓他們分享洮州的紅利,這才是健康長遠的。

張超把洮州的收益算的很清楚,每月給朝廷上繳部份,給各軍府、州縣衙截留部份自用,然後又拿出不少來做為紅利,分給洮州的府兵和官吏們。

甚至就是普通的移民,也能享受紅利。

他們不是直接分錢,而是能享受到官府的許多政策上的優惠,比如官府出錢建立的臨潭書院,就是免費供洮州子弟讀書。現在還準備在各縣、鄉也建學校,方便百姓子弟就近讀書,以後鄉學可能說是初小,縣學就是高小,而臨潭書院就是一所中學,甚至可能成為一所大學。

官府有錢了,還會拿出錢來給百姓修路、修水利,為百姓準備好的糧種等等,這都是給百姓的紅利。

不只是發錢才是紅利,免去許多負擔,也一樣是紅利。

一般情況下,洮州這種高福利是無法維持的,但邊市的繁榮,是助推。尤其是兩場征討,更是讓洮州府庫豐厚了。

“府兵們要自備裝備,要備刀、箭,要備馬騾,這些都得花費很高。過去中原點選府兵,都是選的富裕之家子弟,因此這些負擔不是問題。但在我們洮州,有近半的府兵,那都是些窮人子弟,沒有積蓄。若沒有這些收益,他們自己置辦不齊裝備。更別說還能自己買馬養騾子,裝備不齊,咱們洮州的戰鬥力可就得下降。”

“再說了,府兵們雖然分了很多地,家裡移民過來時,也賣房賣田換了點錢,但這裡還多是片荒蕪,要開墾這些荒地,建成米糧川,可不是一日兩日就能成的,得需要不少前期投入。”

邊關不比中原腹地,府兵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