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完全就發揮不出兵力優勢來。
“李靖所部現在哪?”
李超問出了一個一直在關注的問題。
“我南下的時候,藥師率部已經撤入了桑乾河北岸的馬邑城。”張仲堅說道,“藥師讓我替他向你解釋,他明白相國的部署,但是他還不能馬上就撤回雁門。他會在馬邑再揍突利一次,他說他會撤回雁門的,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他也讓相國不用擔心,他會守住代州雁門長城一線的,絕不讓一個突厥狼崽子越過那道長城!”
張仲堅和李靖是結拜兄弟,他有些為兄弟擔心,生怕李超這個年輕的統帥,會一怒之下就要拿李靖軍法處置。
出乎意料。
李超聽了後,反應很平靜。
似乎他早就料到了李靖會這樣說。
“李靖將軍那邊現在情況如何,兵力夠嗎,糧草器械足嗎,城防關隘可是加固好了?還有什麼需要我支援幫助的嗎?”
張仲堅暗道李超果然顧全大局,沒有在這個時候找李靖的麻煩,而是想著如何把事情做好。
“藥師那邊倒是一直時刻準備著,因此眼下倒是準備充足。他就是擔心突厥人倒時會兵分多路,進攻河套或者河北,到時若東西兩翼被突破,那麼就算他守住雁門天險,也於事無補的。”
“河東有李靖將軍,河北則有李績將軍。河套這邊守不住,但我們守朔方,那裡有程咬金、郭孝恪、有尉遲恭和秦叔寶,還有長孫相國,都不用操心的。”
李超很自信的說道。
統葉護兵分多路,固然是打的好算盤,不會浪費兵力優勢。但如此一來,卻也分薄了各路的兵力,各處唐突之間兵力的對比,也就沒有那麼過於懸殊了。
“改道,我們直接去雁門!”
李超思慮一會後,決定不經關中去朔方了,他打算直接去河東。李靖看來一時半分不會輕易的撤回雁門,那麼李超就加個保險,帶著這一萬精騎親自去坐鎮雁門。
這樣一來,也算是居中排程,掌控整個朔方、河東、河北的戰局。(未完待續。。)
第760章 將軍令
李超記得拳王阿里曾經說過,在臉上捱了我一拳之前,每個人都說自己有一套完美策略。
直到他們被一拳重擊,打的眼冒金星,這個時候才會意識到現實的殘酷。對於北方的戰局,李超作為統帥,有他的全盤考慮,而長孫無忌作為一路指揮,也有他的想法,李靖做為不服老的大將,更想要向突厥人,向天下人證明他大唐戰神之名並非浪得虛名。
代北,馬邑。
距離代州一百八十里。
秦時,大將蒙恬在雁門關外北逐匈奴,圍城養馬,造就了馬邑之名。漢武帝時,馬邑這謀更揭開了西漢王朝北伐匈奴的大幕。到了隋朝,雁門關外的大片土地都屬於馬邑郡所轄。到了此時大唐,雁門關外的代北之地,劃分朔州、雲州和更東北的蔚州。
自先秦到隋唐,馬邑一直都是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碰撞之地。
早在戰國、秦漢時期,南起雁門關、北至殺虎口,人們就走出了一條馬邑古道,古道南延北伸,形成了中原和大漠,以至中亞、歐洲互通的大動脈。
不過很長時間裡,雁門關,其實就是中原王朝在河東地區的北方邊境,出了雁門關,更北的馬邑等代北之地,常常無法維持有效的長期控制,更多是遊牧民族的放牧之地。
天色昏暗,李靖從登上馬邑城頭。
頭頂銅盔,身披鐵甲,李靖手按寶劍巡視在城頭,他一臉風霜,花白的鬍鬚上還染著霜冰。
走在馬邑城頭,李靖熟悉無比。
李靖在大業末年,曾經在這裡擔任過三年的馬邑郡丞,負責一郡的兵馬軍務。那個時候,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