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十歲以上的,年紀太大了,還是算了吧。至於六歲以下的,今年年紀還小,可以待到了年齡之後來。

“大家放心,我張傢俬塾開起來以後,對於附近鄉親子弟會一直接納的。”

有張超親自出面,並承諾以後,許多鄉民才有些不捨的把超過了年齡和還不到年齡的帶走了。但還是有好多人跟管家耍賴皮。

一個婦人拉著個比她還高的小夥,非跟管家說這孩子才九歲。

“我這娃真的才九歲,只是個子長的快。”

“大嫂,你這娃都起碼十三四歲了啊,現在來開蒙,實在是太遲了一些。”

十三四歲來上小學,這要讀出出息,這少說也得讀個十年吧。再說了,都這年紀了,這少年估計也靜不下心來跟著群小弟弟們一起讀書。

“嬸子,你這孫子太小,這估計才三歲吧?還是等再過兩年,再送來吧。”

費盡了口舌,總算是打消了許多人的念頭。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在趕來。

“抱歉,我們暫時只收白鹿鄉的鄉親子弟,白鹿鄉以外的暫時無法接納,我們私塾地方有限,師資也有限。”

張家辦私塾的訊息,也不知道怎麼的一下子就傳開來了。好多十里八鄉的人都跑了過來,甚至有寧民縣以外的地方也有人送孩子來,有藍田縣的,有新豐縣的,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多早起床趕了多少路。

但張超也只能拒絕,收不了這麼多學生啊。

“員外郎,我們願意付學費束脩。”一個看著很乾淨整齊的鄉民道,看他樣子,估計是個自耕農或者小地主了,為了這個機會,肯下本錢。

面對著這麼多的人,張超確實頭疼。

他當初根本沒料到會這麼熱鬧。

最後還是馬周出了個主意,來個挑選。

挑選的標準一是年紀,對原來張家的佃戶和本村村民,年紀標準是六到八歲。而對於其它的孩子,一律為只收六歲的。

第二個要求,張家佃戶和本村村民,免學費也免考核。

但對於其它想來入學的孩子,一得考較,只要較聰明的孩子才收,二得收學費。

符合這些條件的,才能收。

“我們還得加個數量限制,最多收一百。”張超對馬周道。

馬周對著那滿滿一院子,排隊都排到外面很遠的人群,努了努嘴。“一百個根本不可能,起碼也得三百。”

張超指了指自己這個剛修好的私塾,“才三間教室,就算把那邊三間給先生準備的房間一起用來教課,也坐不了多少人啊。”

馬周卻是笑著道,“我覺得這裡完全可以容的下三百個學生。你那三間大房,每間坐上五六十個沒問題,這邊三間小點的,每間坐三四十個也可以。這邊院牆下還有不少空地,再搭一排,能建五六間房,還能坐二百,加起來,這裡能接納五百個孩子。”

張超覺得自己的這個私塾挺小的,後世這麼大的地方,頂多也就收個一二百學生。

一個教室擠六十個?這教的過來,後面的人能聽的清楚?

再說了,就算弄起這麼多教室,可十二個班,也沒這麼多老師啊。

“有兩三個先生就能教的了三百蒙童了。”馬周有些不以為然的道。聽的張超目瞪口呆,後世讀書,一個班級多是二三十人,就算多點也就三四十個吧。

至於師生比往往是十比一二十比一,馬周卻說一百比一甚至一百五比一。

這是教書,這是放羊吧。放羊一人放一百多頭,也不容易啊。

“蒙童嘛,不就是如此,讓他們多背書,一天教兩三個字就已經足夠了。一個班教一課,然後讓他們自己讀書,一個先生帶幾個班並沒問題。我那時讀書,也是這樣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