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繼續往前走,來到木匠小屋。

柯八爺和鄭木匠兩人在屋裡認真的雕版,地上散落了一堆的板子。

張超拿起一塊。

“別看了,廢板。”柯八爺嘆氣。

張超吃了一驚,這麼多廢板。

“八叔公,遇什麼麻煩了嗎?”

“這雕板比我們想象中要難一些,一不小心就壞了個字,一字錯結果整版都報廢了。”這不像柯八以前木工雕花,就算偶爾錯了一點,還有修一修改一改甚至弄點膠填一填。可這雕刻卻完全不行,錯一點,整版都廢了。

因為這個,兩人中間還停了工,找獸醫兼鐵匠的老牛,專門訂製了兩套雕刻工具,只用鑿子實在是太不方便了。普通雕花還形,但雕刻不行。他們已經意識到雕板必須得用極精細的工具才行,最後找老牛打造的是拳刀。

拳刀因其握法而得名,刀刃彎曲而似鳥嘴,因此也叫雀刀。

另外又打製了數把工具刀,讓雕版效率提升了許多,壞板也降低了。

“雕好了幾個板?”張超問。

“兩塊。”

八叔公的回答讓張超愣了好一會神,這可是好些天了,才雕刻了兩塊版?張超弄的這版,每個雕版上是標準的九行十八字,一頁最多是一百六十二字。這次雕的三字經和張氏家規,是準備到時印刷合裝一起的,張氏家規做序。

三字經一千來字,張氏家規也才五百來字,張超加上了標點符號,但也才二千出頭。加上編輯排版,最終是定了十六個版。

張超本以為兩個老師傅,雕十六個板,一人八本,應當不是什麼問題。可現在,才雕了兩個板出來。

“一開始走了許多歪路,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找到竅門了,速度快起來了。一天起碼能雕一塊!”柯八爺很高興的道。

聽到一天能達到一塊這樣的速度,張超還是有些搖頭。好在這三字經才千來字,若是以後要印那些大部頭,比如說自己到時資治通鑑寫出來,全本可是四百來萬字啊。

其它的那些史書也都是大部頭,史記五十多萬字,漢書七十多萬字,後漢書近九十萬字,三國志也有三十多萬字。

一個版也就百來字,一百萬字豈不得刻上一萬個板?一人一天刻一塊,光雕板,就得一萬人工。

這速度,是大問題啊。

可雕版印刷,也不能把書版面弄的很大,更不能把字型弄的很小。那隻能提高雕版速度和雕版的工匠數量,這不免又造成成本增加。

加大版面增加字數,這會加大雕刻難度,廢板率也會增加。

看來當前也只能印印三字經這樣幾千來字的書了,萬字的書都很費勁。

“八叔公,你看我給你們招一些學徒來怎麼樣,讓他們跟著你們專門學雕板刻字。”

柯八爺和鄭木匠兩個人沒馬上答應。

兩人徒子徒孫都收過不少,但收徒依然還是十分嚴格的,得挑那種忠厚勤快的,而且帶徒弟也不會一帶帶一群,而是一個個的帶。現在他們早就不帶徒弟了,當初的徒弟們都開始帶徒弟了。

“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呢打算建一個印刷坊,搞雕版印刷。以後兩位呢就專門負責作坊的雕版製作,我給兩位每月兩石糧做酬謝,另外你們每帶一位學徒,我另給二百錢的帶徒津貼。若是你們帶的學徒出師,可以獨立雕刻雕版了,那麼我再給你們三百錢的謝師費。”

張超估計以後兩老師傅雕板速度肯定還會提高,比較有了專門的新工具,以及適應了這種雕刻後,廢板率會降低,速度也有提高。但是光靠他們兩個,是不夠的。

而招募木匠來製版,又不太划算。畢竟張超只需要他們雕版而已,張超覺得還是多招些少年來做刻字學徒,有老匠人手把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