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會上,趙鼎居然開口替跟隨秦天德一同返回錢塘的李瑜和王君曉求情,這不能不讓他擔心,懷疑秦天德和趙鼎之間是否達成了什麼協議。
他很清楚秦天德心中對自己一派和趙鼎一派的看法,秦天德為了官復原職和趙鼎達成協議,合力針對自己,這絕對是有可能的。而如今很可能就是趙鼎在向秦天德表達善意,為秦天德的復出鋪平道路,替李瑜和王君曉求情官復原職。
秦天德難道真的要回來了麼?這是範同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官家,秦天德當日貪贓枉法,侵吞戶部官銀,縱容親族為非作歹橫行鄉里,更是為一己私名擅殺各地官吏。當日官家看不慣其擅權弄朝,朝中文武共同參劾,本應將其治罪。
奈何此人心思狡詐,以退為進,裝作憤而辭官,謀求官家諒解。而官家千古仁心,念在此人昔日的功績,准許他迴歸故里,沒有追究其罪責。
但李瑜此人當時身為戶部尚書,在秦天德貪墨戶部官銀一事中罪責難逃,官家沒有將其治罪已是格外開恩,怎能令其官復原職?
王君曉更是大逆不道,居然敢當著官家之面,稱讚秦天德為‘肱骨之臣’,並且口出狂言,聲稱‘大宋中興無望’,更是指責官家會毀去太上皇所建基業。此等逆臣,官家饒他一命就已經算是他的造化,怎能在令其官復原職?”
範同的話頓時引起了朝中其黨羽的出言附議,御史中丞勾龍如淵亦出言相附道:“官家明鑑,此二人辭官當日對官家之不敬百官有目共睹,若是讓此二人官復原職,引得他人爭相效仿,藐視官家,趙相付得起這個責任麼!”
趙鼎和秦天德之間的談話,只有他們兩個知道,連趙昚都不清楚,更不要說是張浚李光之流。趙鼎從錢塘返回當日,只是回稟趙昚,說是秦天德不肯回朝,其餘的並沒有多說。就連今日想要舉薦李瑜王君曉二人官復原職趙昚都是剛剛知曉的。
所以當趙鼎舉薦李王二人後,面對範同及其黨羽的大力阻攔,張浚李光等人並沒有支援趙鼎,只是默不作聲。
趙昚也沒有表態,只是冷眼旁觀的看著趙鼎與範同等人據理力爭,腦中回想起身在錢塘時秦天德對他說及的一切。
趙鼎舉薦李王二人官復原職深合他的心思,但面對範同的質疑,居然沒有請示他,而是擅自做主強行與範同等人爭辯,眼中顯然還是忽略了他這個皇帝。
範同雖然口口聲聲是在替他考慮,可是趙昚聽的很明白,那隻不過是範同的藉口,範同最根本的就是想阻攔秦天德的復職。
而張浚李光等人也沒有開口支援趙鼎,明顯也不希望秦天德再度獨攬大權。雖然明知道秦天德回朝才能夠解決如今朝廷面臨的困境,可這二人依舊由於出於對秦天德的擔憂,而保持了緘默。
這些人為何這般懼怕秦天德呢?趙昚至今還是沒有完全弄明白。不夠看著朝中紛亂不已的局面,不經意間,他的眼中閃過一抹嘲諷之色。
面對範同、勾龍如淵等人的嚴加質問,趙鼎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往日他有張浚李光等人從旁相助,可是今日卻只有他一人對抗,怎能辯得過對方數十張嘴?
無奈之下他看向胡銓,希望胡銓能夠開口支援自己。樞密使胡銓與秦天德關係人所皆知,那麼他舉薦李瑜和王君曉,胡銓沒有道理不支援他。
可是不止是胡銓,就連兵部尚書王貴、工部尚書陳規都沒有開口,就連秦天德辭官前的門下三御使張麒、陸游周必大都三緘其口。
他知道這三個御史在秦天德辭官後的處境艱難,在朝中已經極少進言,即便進言也只會遭致諸人的斥責。造成這個原因的除了範同等人,還有他和保皇派眾人。
可以說寥寥無幾的淮陰黨人,如今很少在朝中開口,大多數時間都選擇了沉默,但眼神中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