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6部分

河平原。

印度北方的錫克兵,是英屬印度軍團,最強悍的戰士,但他們終是印度人,不是英吉利人,只要有了錫克戰士,想必復興團的戰力也會不斷的提升吧?

從旁遮普到孟加拉的這段區域,就是楊猛為復興團劃定的基地,有了恆河平原,復興團也就有了崛起的保證,內陸作戰,英吉利也得一寸寸的往前推進,只要有了一套合適的指揮系統,復興團要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印度的戰爭,還是復興團與地主軍團之間先打響了,復興團仗著人數的優勢,勉強與地主軍團打了一個平手。

雙方加起來,十幾萬人作戰,復興團就跟盜賊團差不多,給養基本靠搶,給養的壓力,讓前線的戰鬥分外慘烈。

打勝了才有飯吃,這無疑是個鼓舞士氣的好辦法,靠著這個復興團,慢慢在戰場上佔據了主動,為了口糧,老百姓可是敢玩命的,地主軍團在戰心上,就差了不少,雖說沒有大潰退,但被複興團打的節節敗退,也是不爭的事實。

與地主軍團的戰爭打的不錯,新軍的將領們,前期也是昏招頻出,但地主軍團的將領,也強不到那裡去,沙盤推演,讓新軍的將領們成長很快,前一天打了敗仗,當夜就要推演一下,第二天就實戰,這是個快速成才的辦法,反正死的不是自己人,新軍的將領們,沒有什麼心理壓力,這能力與素質,就在飛速的提高著。

北方平原的戰事,卻勢如破竹,雖說英屬印度軍團,有不少的新兵,可這些裝備不齊全的新兵,根本頂不住復興團的衝擊。

開戰之前,只要喊一通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管他是錫克的新兵還是旁遮普的新兵,潰敗逃散,都是最終的結果。

人越打越多,這就是農民起義的好處,英屬殖民地的百姓,過得還不如那些荒僻地區的百姓呢!連糧食都不用分,只要喊出一個口號,參與者就越來越多。

打仗多數時候打的都是群膽,韋駝子的人在印度鼓動叛亂,很難!就是因為沒有一支軍隊支撐,進攻北方平原的復興團,不僅是精銳,而且他們有統一的印度服飾。

這就是最好的說服力,一支正規軍叛亂,怎麼會沒有從者如雲的景象呢?

將經歷過戰火計程車兵送到北方平原,將北方平原招收的新兵送到戰場,楊猛在練將,復興團在練兵,兩個月的時間,印度地主軍團的人越打越少,而復興團的人卻越打越多,十五萬經歷過戰火的軍隊,就是復興團的底氣。

越打人越多,耗費越來越大,地主軍團的實力也越來越弱,媾和已經成了,地主貴族們不得不做的事情。

復興團雖說正在好時候,可他也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補給問題,雖說在北方平原佔了不少的土地,但時間與月份對復興團來說,卻不是很好,剛剛過了農忙的時節,復興團手裡的糧食雖多,但跟著混飯的人更多,能不能堅持到明年的收穫季節,對復興團來說,也是個相當難的事情。(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報復

復興團要解決自己的補給,只有兩條路可走,外購與內購。補給的問題不解決,復興團的十五萬軍隊,到了明年,也只能剩下三五萬。

外購,周邊的陸路國家,都是難兄難弟,想要從鄰國買糧食,復興團手裡的金銀是足夠的,但鄰國的糧食卻不是足量供應的,買個幾萬人的口糧,花大價錢還是能夠辦到的,但復興團不是個幾萬人的小組織,他是輻射半個北方平原的一個小國家,幾萬人的口糧,有和沒有,沒多大差別。

海路外購,是個不錯的主意,東南亞的稻米,美洲的玉米、小麥,只要開足了價碼,要多少有多少,買整個印度一兩年的口糧,應該沒什麼問題。

楊猛以雲煙換糧食的政策,對復興團來說也是個好事兒,列強的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