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兄弟,以及布魯斯的第四團和劍與火小隊的其他人,湊夠了三百的整數,號稱“光豬三百壯士”;浩浩蕩蕩地直奔東南而去。
——當然這個名號也只能在心裡想想,若說出來,他可就真“豬頭”了。
不單是因為他身為“三百光豬”的頭目,而且估計還要被打成豬頭。畢竟哈比和寇拉拉聯合起來,欺負他老哥一個還不是手拿把掐?這眼前虧,包光光是向來都不吃的。
當然三百個人行軍的場面,似乎還談不上“浩浩蕩蕩”,但那只是主要戰力而已。除此之外,隨行的還有八百多職業礦工和他們的家眷——這些人,都是被“隔離”出來的。在留下來的那群礦工眼裡,他們都是有可能感染了瘟疫的倒黴鬼;因此就算有那機靈的,知道了一部分人被迫要離開的事實;但關係到自己的安危,只要不是過命的交情,誰肯為這種事出頭?
為免得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員,他們會理所當然地保持沉默,甚至不敢走出來,用悲傷的目光為其送行;只能窩在家裡,默默地替這些前途未卜的可憐人祈福。
豈不知在那八百多隨軍人士看來,留在泰盧福特的人,才是最終要被放棄的。道理很簡單,因為老包這個“大當家”跟他們一路——話說,你相信你們那的最高領導,在災難發生時會為了些“草民”的性命而犧牲自己麼?
別逗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好吧?
因此,就形成了眼下的局面。有意思的是,這和經典的“圍城”定律剛好反過來:隊伍外的,就怕自己被選進來,而隊伍中的,卻絕對不希望被踢出去……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和老包“適當”地輿論引導顯然是分不開的;不過真落到他肩膀上的活,也就是在外面溜達兩圈,讓儘可能多的人看到;剩下的,自然有里昂替他安排。
這,就是當領導的好處了;雖然平時需要勞心勞力,但真到了關鍵時刻,卻又省心得很——當然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其中得失,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足為外人道矣!
至於重新起用里昂,對包光光來說無異於一場賭博;畢竟那傢伙,其實是很有點梟雄心性的: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還能老實兩天,一旦撒手,沒準他真能飛上了天去;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你叫他“鷹翼”里昂其實也不為過。
無奈泰盧福特那邊,如今是風雨飄搖,還非得有這麼個“鐵腕”人物坐鎮不可。是以臨別的時候,包光光還當著里昂的面,現半開玩笑地點了一句:
“別再來下次了啊!否則開除會籍、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那都是輕的……”
—————————————————————————
包光光可沒打算,把隊伍就這麼大大咧咧地開到浮冰港去,那叫作死;他的目標,其實是泰盧福特南邊不遠的石門渡。
當然“石門渡”,是翻譯之後的叫法,在當地人嘴裡那就是“石頭門”,乃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小河——石頭河的出海口。至於一條河為什麼會叫“石頭”,老包就不得而知了。
之所以老包要給加上個“渡”字,是因為在那裡,還有個小小的碼頭。談不到什麼規模,只是吃水比較深,泊了幾艘破船而已,連補給港都算不上。撐死了,勉強算是個走私港吧!
畢竟泰盧福特的礦主們,總不能光等著別人上門來談生意,自家手頭上,好歹也得有點出貨的渠道吧……礙於大陸各地奢侈品那高額的稅金,海運走私,就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正如那句經典所說:世界上本來沒有港,走私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港。這,就是石門渡的真實寫照。
類似的港口,在東邊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叫做“皮口袋”——從這個相當俗氣的諢名,就不難猜出當年給港口取名字的人,是抱著何種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