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處理浦原郡務,府中長尾家沒發跡前的居城也正是三條城,只不過隨著長尾家當上守護代就把三條城交給了山吉氏,這次也只不過物歸原主又把三條城拿回來罷了。
而且這種選擇對於山吉政久來說也並不虧,他這一族在浦原郡的影響力有限,空有郡代之名卻無法壓制中越、下越的豪族,如果用一個空名頭換來柏崎湊奉行這個肥缺,他又怎麼會不樂意,而浦原郡代則交給赤田城城主,越後鍾馗齋藤下野守朝信來擔任。
同時長尾景虎命令自己的一門,三條長尾家的長尾権四郎景秋擔任三條城主,鎮守中越地方最重要的信濃川流域,這樣一來就等於在中越地區形成一個穩固的等邊三角,三個角分別為直江実綱的與板城,本莊實乃的栃尾城,長尾景秋的三條城。
這樣可以進一步加強對中越地方的三島、古志兩郡的控制力,並對浦原郡進行新的調整,郡內天神山城城主小國主水賴久擔任西浦原取次役,原春日山城警固役金津新兵尉義舊,回到家鄉擔任東浦原郡取次役,兩人身為浦原郡內的有力國人,負責拉攏同郡內豪族地侍的優勢更大,也能進一步從內部分化揚北眾的影響力。
小國賴久的天神山城就處在三條城、與坂城的半包圍之下,而背後又恰好處於海邊,這樣一來就必須要向長尾景虎低頭,任命他做西浦原郡的取次役也是一種拉攏手段,可以提高小國賴久在西浦原郡的影響力。
金津新兵尉義舊的妻子曾經是長尾景虎乳母,其本人也在春日山城長期擔任警固眾首領,有這層緣戚在也一直深受長尾景虎的信賴,讓他去擔任東浦原郡的取次役,深入下越內部也是最讓人放心的選擇。
在經過一輪調整之後,長尾景虎帶著幾十名隨從踏上了上洛之旅,在臨行前還出了個小插曲,長尾虎姬也鬧著要去京都,原因竟然是京都有早櫻可以看,這讓長尾景虎覺得十分無語,但是他實在纏不過這個小妹只能答應下來,然後隊伍裡又多了長尾虎姬還有他的幾個小侍女。(未完待續。。)
ps: 猜到什麼了嗎?不管猜到與否,請支援烏梅一下吧!=。=
第218章 豐收與詩歌
時間過的飛快,一眨眼就到了九月中旬,秋收的巨大收益在隨後被統計出來,因為初次使用肥料種植,外加吉良家租借耕牛犁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吉良家的年貢達到四萬五千石,直領石高首次突破七萬石大關,達到七萬五千石,比起原來統計的五萬五千石增產兩萬石,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滋賀、高島兩郡的農民也正為此載歌載舞的慶賀,現在再也沒有人懷疑吉良義時所說過的話,誰敢在兩郡說吉良家一個“不”字,恐怕都難以安然走出兩郡之地。
吉良家大豐收也預示著滋賀、高島兩郡的大豐收,因為近江從軍使得高島七頭正式出仕吉良家,高島郡也同樣試行吉良家的新農業法令,只不過地方上的國人層次還多少有些遲疑,因此法令的貫徹上出現偏差總收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
但即使如此,高島郡總體糧食收入也提高了接近兩成,這使得那些陽奉陰違不配合吉良家法令推行的豪族後悔不迭,許多農民埋怨領主不聽國主的命令,因此也出現了一些紛爭和民事訴訟,藉此機會吉良家進一步鞏固了對高島郡的影響力。
滋賀郡非吉良家直領的諸鄉因為緊跟吉良義時的步伐而獲利豐厚,平均起來增加石高三成左右,有些原本土地貧瘠的地區增長的更多,甚至翻了一番還多,吉良家領地大豐收的訊息也因此瘋傳近畿,令人咋舌的糧食增長率也使得吉良義時成為一名出色的民政家。
雖然很得意,但是吉良義時也並不滿足。因為這個時代的農民還是用最簡單耕作模式。對精耕細作十分陌生。一反土地約合991平方米,所產的糧食產量平均也就一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