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蓮看到李琦去了電業局上班,非常羨慕,雖然只是個臨時工,但說不定哪天就轉正了。她來的時間雖短,但深深愛上了這裡,她是不想回去了,只是不知姨婆怎麼想的。
小蓮問嘎婆:“您來了快兩年了,也想家嗎?”
嘎婆說:“我們老了,你姐姐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家了。”
嘎公說:“小蓮想家了吧?”
小蓮說:“我一點兒也不想家,姨爹和姨婆在哪裡,我就在哪裡了。”
嘎婆說:“好啊,你好好幹,有機會轉成正式工人呢。”
小蓮說:“我沒戶口,連口糧都沒有,轉正的好事哪能輪到我啊?姨婆的戶口也在老家呢吧?”
嘎婆說:“這還真是個事,我老了,戶口不戶口的無所謂,小蓮應該解決的。”
嘎公問小蓮:“你現在是農村戶口,轉到柳林來也還是農村戶口。”
小蓮說:“農村和農村也不一樣啊,柳林比咱們老家可強多了,社員一個工八九毛錢,不能幹活的老人孩子,去年還分了百十塊錢呢”
嘎公說:“這事得徵得你奶奶和爹孃的同意才行。”
小蓮說:“我早就跟他們說了,他們說聽姨爹和姨婆的就行。”
嘎公看了小蓮爹媽的信說:“這事我和你姨婆商量商量再和你姐說。”
嘎公嘎婆躺在炕上,還在琢磨這事,嘎公說:“小蓮願意把戶口轉來,只要她爹孃同意就行,你的戶口轉不轉呢?”
嘎婆說:“反正我們是跟著玲玲了,老是沒戶口也不是個事,能轉就一塊兒轉來吧。除了老宅,老家也沒什麼放不下的。”
嘎公說:“戶口轉出來,老宅依舊是咱的,什麼時候都可以回去住。”
嘎婆說:“不說了,咱不是早就說好了嗎?今後就跟著玲玲了。”
嘎公說:“老太婆你就放心吧,他們兩個就算以後離開這裡,也會先安排好我們的。”
第二天,聽嘎公說完話,培元說道:“嘎公嘎婆放心,無論你們戶口在哪裡,我和玲玲都會把你們放在心裡,我們不論走到哪裡,都會先考慮怎麼便於照顧你們,讓你們安享晚年。至於小蓮嗎,您更不用擔心,我們會像親妹妹一樣待她,讓她在這裡享受到家的溫暖。”
培元把嘎婆和小蓮遷戶口的事跟幾個支委一說,大家都很高興,天啟說,嘎婆和小蓮都給咱柳林立了功的,你們把這裡當做家,社員們都高興。公社方主任親自安排民政助理員和公安特派員幫著辦理,小蓮興沖沖的回老家辦手續去了。
李處長給定了一千個擰蓋的罐頭瓶,讓拉蛋糕的車給捎來了。東來用陳蒜做了兩種蒜蓉醬,大家嚐了都說不錯。
培元說:“先裝幾瓶放起來,看看時間長了會不會變質,再有一個多月就該收蒜了,咱得做到心中有數。裝置先簡易一點,等工藝和市場都有數了再擴大,廠房得蓋新的,吃的東西一定要衛生,以後還要生產臘八蒜什麼的,就叫醬菜廠吧。”
晚飯後,培元把王萍叫過來,問她工作怎麼樣。
王萍說:“一切都很順利,現在我負責統計工作,有時替班噹噹保管員。原來統計工作是王副班長兼著的,現在他走了十來天了,不知還回不回來。”
培元說:“這個耿班長怎麼樣?”
王萍猶豫了一下說:“也挺好。”
培元說:“什麼叫也挺好?好像話裡有話啊。”
王萍說:“我去的時間短,還不太瞭解情況,捕風捉影的事不好說吧。”
培元說:“捕風捉影的事不能定論,但見微知著,防範未然是應該的吧?”
王萍說:“這麼說,我就沒有顧忌了,那幾個女孩子都說他不懷好意,單獨在一起時,他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