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不足,首尾難顧,隨時會陷入腹背受敵之窘境,故某設計,以結盟之策將諸賊集結一處,以形成決戰之態勢。”
段文操隨即把自己請出任城大俠徐師仁,授權其實施結盟之策以集結諸賊之事,詳細告之。
“今郡丞揮軍南下,諸賊望風而逃,正好有助於徐師仁實施此策。”段文操最後說道,“據某得到的訊息,濟北賊韓進洛、甄寶車已赴汶陽,與蒙山賊會盟。東平賊帥仁泰和霍小漢正在奔赴汶陽途中。濟陰賊孟海公尚無訊息,不過其獨木難支,一旦看到形勢對諸賊有利,必匆忙趕去會盟。只是……”
段文操面露猶疑之色,欲言又止。
張須陀卻是心知肚明,微微一笑,說道,“使君好計策。只是某揮軍而來,氣勢洶洶,反而破壞了使君之計。使君為了把魯西北諸賊集結一處,須示敵以弱,而齊軍馳援而來,變成了示敵以強。諸賊即便結盟了,亦不敢主動攻擊,而若某等主動攻擊,則諸賊必然奔逃蒙山,如此便難以剿殺諸賊了。”
段文操連連頷首,“水師渡海在即,譙公對齊魯局勢異常關注,某等若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剿殺諸賊,必會影響到水師遠征,影響到東征大業,罪莫大焉。”
何止是罪莫大焉,等著掉腦袋吧。
張須陀意定神閒,胸有成竹,“使君既然在賊人內部設有內奸,當能獲悉諸賊機密,若把握好時機,必能剿殺叛賊。”
段文操不動聲色,試探道,“時間短促,不知郡丞可有剿賊之計?”
張須陀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說道,“魯郡戰局,關鍵在示敵以弱,誘使諸賊發動攻擊,而齊郡戰局亦是如此,關鍵也是示敵以弱。某率軍入魯後,齊郡的戍守力量已經空虛,奔逃四方的齊州諸賊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重新殺回濟水兩岸。齊郡告急,某便要回援。某一走,使君失去援軍,只能據城堅守,如此便能示敵以弱,誘敵攻擊。”
段文操聞言,恍然大悟,怪不得張須陀接到自己的求援書信後,傾盡全力南下支援,原來這是他的殲敵之策,是給齊郡和魯郡兩地的叛賊設下了兩個陷阱。張須陀進入魯郡,魯西北諸賊都往蒙山方向逃竄,會師一處,而魯東北諸賊則重新殺回齊郡,這便使得張須陀陷入進退維谷、首尾難顧之窘境,齊軍不得不來回奔波,被兩地叛賊牽著鼻子跑,疲於奔命。這一局勢看上去是張須陀被動了,實際上殺機就隱藏在被動之中。張須陀只要準確把握好時機,便能如幽靈一般先後出現在兩個戰場上,給措手不及的賊軍以致命一擊。
“只待賊人攻擊,與某僵持之時,郡丞突然殺出,與某裡應外合、內外夾攻,置敵於死地。”段文操笑道,“然後郡丞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由泰山方向殺回齊郡,出敵不意、攻敵不備,殺他個落花流水。”
“使君好計策,某願唯使君馬首是瞻。”張須陀表現得很恭謹,很低調,對段文操更是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充分表露了其極力拉攏齊魯貴族,願意與齊魯人密切合作的意圖。
剿殺齊魯諸賊,僅靠張須陀這個關隴人肯定不行,必須贏得齊魯貴族集團的支援。這個計策是好計,但實施起來的難度很大,假若齊魯貴族官僚暗中勾結賊人,向叛賊通風報信,這個計策必然以失敗而告終,甚至會被賊人所利用,給官軍以重擊,那麻煩就大了。
段文操滿意而回,與牛進達具體商議後,遂拿出一個攻擊之策。
由張須陀率齊軍直殺汶陽,然後沿汶水東進,向巨平、梁父一線展開攻擊,大張旗鼓地猛攻叛軍。
由牛進達率魯軍主力直殺泗水,攻擊蒙山,斷絕叛軍逃亡回山之路,做出與齊軍南北夾擊,將叛軍包圍於泗水北岸之態勢。
先示敵以強,逼迫魯西北諸賊合兵一處,攜手共抗。諸賊結盟,實力強大了,那麼只待張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