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好的;暫時似乎也沒有死的可能;當然;詛咒某死去的人很多;也有謠傳說某死了;但可惜的是;某到現在為止;還真實的活著。”
李出這句揶揄之辭;不過是想緩和一下氣氛;但落在李百藥父子的耳中;卻遍體生寒;想起當年之事;父子二人不僅從這句話裡聽出了嘲諷之意;更清晰感受到了蘊含其中的刻骨仇恨。仇恨令人瘋狂;當年此子年幼時便為報仇雪恨走上了不歸路;現在終於成了“氣候”;當然更不會“懸崖勒馬”了
李百藥父子瞬間失態;但因為早有心理準備;心神又在瞬間“清醒”過來。父子兩人相視苦笑。
之前趙郡李氏的本堂長者把這個訊息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根本不相信;除非此子死而復生;否則絕無可能;但本堂長者反問了一句;假如他當真死而復生呢?李百藥父子不得不急赴魯郡;不得不做好此子“死而復生”的心理準備;結果偏偏是最不可能的事變成了現實;此子不但死而復生了;而且還成了中土頭號反賊。
李百藥父子連連為“失言”致歉;言辭間“滴水不漏”;而李風雲毫不在意;以一番幽默之辭巧妙化解了剛才的尷尬;賓主言談甚歡;舉步進入大堂。
蕭逸跟在後面;笑容中帶著一絲玩味。三個人如此“欲蓋彌彰”;到底想掩蓋什麼?這其中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坐定之後;四個人談笑風生;相處融洽;但各懷心思;始終不能進入正題
此刻李百藥父子情緒複雜;心情異常沉重;可以說是強作歡顏。他們以最快速度見到了李風雲;一帆風順;但求證的結果卻是他們最不願看到、也是最不能接受的;當然;利益所在;即便面對最為惡劣的結果;他們也不得不迎頭而上;不得不殫精竭慮尋找對策;只是如此一來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了;更不要說為段文操排憂解難了。
李風雲同樣情緒複雜。那個人的身份最早並沒有引起李風雲的關注;直到韋福嗣和李密對他的身份做出不可思議的推測後;他才意識到那個人身份的重要性;而那個人的身份一旦如韋福嗣和李密所推測的那般尊貴;則必然有利於他正在謀劃的大計;對他實現自己的理想亦能起到難以估量的幫助。
這是個等級森嚴的時代;貴族等級的高低決定了他們對權力和財富的佔有量;在這個時代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善加利用貴族等級制度;而貴族等級越高就越能事半功倍;所以高等貴族成就偉業的機率非常大;而低等貴族若想出人頭地;王侯將相;改變命運;實在是難如登天。從有記載以來的歷史來看;除了漢高祖劉邦外;就再無第二個布衣王侯了。
實際上李風雲早在通濟渠危機當中;就已經在巧妙利用那個人的神秘身份了;否則李密也罷;韋福嗣也罷;絕無可能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再從複雜化的局勢中謀取利益;同樣;李風雲也刻意把局勢複雜化;唯有局勢複雜化了;千頭萬緒了;利益糾葛多了;他和聯盟才能與虎謀皮;才能火中取栗;才能左右逢源巧取豪奪。
今天李百藥、李安期父子在見面時刻的異常舉動;讓李風雲有了打探那個人真實身份的可能。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可能;因為相貌近似的太多了;另外因為時間環境等等各種因素比如蓄鬚、傷殘所導致的相貌變化;都能證明僅從相貌去辨認一個人的身份真偽完全不靠譜。
然而;李風雲既然認識到了身份的重要性;又產生了利用身份謀利的念頭;那麼他就沒有理由錯過任何一個將錯就錯的機會;而任何一個這樣的機會所帶給自己和聯盟的利益都是不可估量的;比如通濟渠危機當中;聯盟的發展壯大就是一個鮮明例子;而如此巨大的可期待的利益;又怎能不讓李風雲怦然心動;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既利己;又不一定損人;甚至還有可能互惠互利;如此好事;為何不做?
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