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河南地,從字面上看似乎指向的是黃河以南地區,其實並不完全準確。真正的河南地,除了今黃河幾字灣內的鄂爾多斯高原以外,還包括烏加河以南,被陰山與今鄂爾多斯高原包夾而成的那片平原,也就是所謂的“後套平原”。
河南地距離長安不足千里,佔據此地騎兵只需疾馳一二日便可到達。因此一日不收復此地,長安一日不能安穩,也就一直處在鮮卑鐵騎的威脅之下。對於遼東來說,鮮卑佔據河南地,就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插在背後,讓遼東上下如芒在背,寢食難安。
此次北出朔方的遼東軍,首先攻擊的自然是烏拉山山前地區,也就是今天包頭所在的,後套平原東部的夾角一帶。這裡原是匈奴在漠南的核心之地,河南之戰後連同黃河南岸的部分鄂爾多斯高原,建制成為了西漢帝國的“五原郡”。
烏拉山前戰鬥進行的很順利,當地留守的鮮卑部落根本無力抵擋遼東軍進攻,劉遐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到後套平原的核心區域。
緊接著左路軍在劉遐、陽鶩統領下,向西大迂迴,兩部先沿黃河北岸西進,接著在秦長城的掩蔽之下迅速推進至高闕塞,切斷駐守後套平原的鮮卑部落與陰山北麓拓跋鬱律的聯絡。
切斷了鮮卑人退路之後,左路軍主力迅速南下,完成對後套及其以南地區的迂迴包抄,突然掩襲駐守當地的鮮卑部落,並一舉擊潰之。
除了少數鮮卑人逃遁外,遼東軍殲敵萬餘,俘獲數萬胡人,以及牛羊數十萬頭,收復了河南地全部土地。
河南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規模亦不為大,但它在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遼東收復河南地,使得關中北部邊防線更往北推移至陰山,為長安增添一道屏障,從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草原民族對關中地區的直接威脅。
在左路軍十分順利征服了後套平原後,劉遐已經開始著手恢復秦帝國在陰山上修築的長城了,正好那些被俘虜的胡虜可以用來充當勞力。
如果說偷襲野狐嶺拉開了遼東戰略反擊的序幕,那麼河南之戰就相當於一把鑰匙,直接開啟了敵我雙方之間的慘烈大戰。
自此役之後,遼東、鮮卑之戰在軍事上進入了慘烈的拉鋸階段,每一天都會有戰事發生。只不過,與以前的情況有所不同,胡虜不再總是主動發起進攻的一方,遼東開始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步的將鮮卑逼入死角。(未完待續。)
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
自誓師北伐陰山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雖然各路大軍連戰連捷收復不少失地,但由於始終不見鮮卑主力,衛朔懸著的心一直沒有放下。
和鮮卑人的決戰,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每拖一日,雖說會對鮮卑人造成麻煩,可十幾萬遼東軍聚集在草原上,不一樣也產生著巨大的消耗?
更何況一個強大的鮮卑部落不符合遼東利益,對遼東始終是一個威脅,再加上這些年胡漢之間不可調和之矛盾,如今也該好好把這筆帳清算一番。
俗話說的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在衛朔的心裡,拓跋鮮卑就是那一頭虎視眈眈的惡狼,隨時準備尋找機會反咬遼東一口。
不趁著眼前大好時機將其剷除,往後衛朔就得整日裡提心吊膽,隨時擔心鮮卑鐵騎南下。
衛朔決心一下,四方兵馬立刻運動起來。這盛樂城內,也一下子變得格外熱鬧,各路大軍紛紛調動起來。
除了留下莫含、孫煒駐守盛樂外,衛朔親帥五萬鐵騎,督陳安、姬澹、段文鴦三將穿過參合陘,向東北方向的彈汗山挺進。
在後漢初期,大部分鮮卑人還依附在匈奴的帳下。隨著北匈奴的衰落,鮮卑人才逐漸的崛起。北匈奴西遷之後,鮮卑人佔據漠北高原,透過武力征服殘餘匈奴部落,由此,鮮卑人漸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