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撈撈魚,多愜意啊。
不過愜意也是相對的,真正事情來了,該去做的還是得去做。
“夫君,把秋月和冬晴兩丫頭帶上,你嘴叼,我怕你忙起來不願意自己動手做飯菜,這兩丫頭手藝得了你真傳,跟著你時間也久,你用的也習慣。有她們在你身邊,我們也放心。”崔鶯鶯體貼的道。
“若是你在那邊寂寞了,不嫌棄這兩丫頭的話,可以收用了,我沒意見的。”(未完待續。)
第608章 看起居注
七月底,李超出京了。
頭一天已經去長安進宮向李世民陛辭,李承乾也去了麗正殿跟長孫皇帝辭行。皇后很捨不得太子,戀戀不捨的。可等太子過來跟李世民辭行的時候,李世民卻無半點留戀之意。
“記得聽李相國的話。”李世民對太子就一句話。他還當著太子的面跟李超說,“若是這兔崽子不聽話,你就給我抽他,拿鞋底子抽。”
李超聽了都不由的臉抽抽,他拿眼睛去瞥溫彥博溫大臨,溫大臨站在一角,左手執卷,右手執筆,正筆走龍蛇。
溫氏三傑之一的溫老二,正在寫起居注呢。李世民也真不講究,這史官在這裡,他還罵承乾是兔崽子,那他豈不成了老兔子了?
一想到,李世民自稱老兔子,李超突然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一笑,就成了君前失儀了。
御史知道了是能彈劾李超的,那邊溫大臨抬頭看了李超一眼,然後提筆在捲上加了一句。李超臉沉了下來,尼瑪,這也要記。
李世民看到李超的樣子,於是好像也才想起來有史官在記錄著他們的對話呢。
“大臨。”
“臣在!”
李世民瞧著溫大臨,問,“剛才文遠突然發笑,你是不是也記下來了?”
“回陛下,是的。”
“哦,那你怎麼記的,拿來朕看看。”
溫大臨愣了一下,他也沒料到皇帝會突然提出這麼一個要求來。
不過只是愣了一下後,他還是義正嚴辭的拒絕了。
“陛下,自古以來,起居注都是僅僅做為爾後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其內容既不能外傳,君王本人也不得過問。起居注只是,所以防過失而示后王的。”
李世民不滿的道,“這起居注既然記錄的是朕的言行,那朕為何不能看啊?”
“陛下,起居注記錄,全憑一支史筆,既不為君王虛美,也不為皇帝隱惡,如果讓陛下看到了,可能會不高興,所以不敢給陛下觀看。”
對於這個石頭一樣的起居郎,李世民也有些沒辦法了。
在先秦時起,就有專門的史,正所謂左史記事,右史記言,這些史官就是專門約束君王言行,這是一種獨特的制度。
漢唐以降,改稱為起居郎。
這些人隨侍君王左右,專門記錄君王每天的言論和行動,記錄下來的皇帝日記一樣的記錄,就叫做起居注。
起居注所涉及的內容很廣泛,除了君王在宮裡的私生活之外,其它的種種言行,比如朝廷詔令赦宥、禮樂法度、賞罰除授、群臣進對、祭祀宴享、臨幸引見、四時氣候、戶口增減、州縣廢置等等事項,都要一一記錄在案。
不過,起居注一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這記錄的一切,都不能外傳,只能是做為以後修國史的資料。
甚至連君王本人也不得過問的。
因此可以說,平時君王們為了自己的身後名,便也得時時有所警覺,對自己平時的言行,也多有約束。
不過李世民畢竟是靠著玄武門登位的,雖然皇帝父親和廢太子兄長都沒殺,玄武門之變算是少了幾分血腥,可這事情終究掩蓋不了篡位宮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