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願意做第二個瘋子。”馬周也笑道。
讀書人總是有那麼幾分浪漫主義的,寒門出身的馬周更是如此。當年他為小吏時,也曾一怒之下掛冠而去。
如今雖然已經位至宰相,可那份讀書人的初心沒變。
讀聖賢之書,都有幾分上佐君王下安社稷之心。
而馬周覺得李超理想更遠大,居然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雖然前路可能荊棘遍佈,但他願意跟著一起去試。(未完待續。。)
第843章 堂後官(第四更,感謝墨翠黨萬賞!)
第四更送上,求月票!
皇城尚書省衙門的政事堂,這裡過去是大唐朝廷的中樞,是宰相們議政之處,是一處帶有廊廡擁有數個院落組成的院落群。過去這裡做為中樞的時候,擁有多間宰相公房,同時還有五房吏員們的公房。
如今,政事堂改稱中書門下,移至中書省。
這處地方便恢復了尚書都省的稱號,成為了尚書令、左右僕射、尚書左右丞等的辦公所在。
李超上任之後,有意加強尚書省的辦公效率,重新恢復了尚書都省五房。
五房為吏房、樞機房、兵房、戶房、刑禮房,分理眾事,在這五房**職者稱為堂後官。雖然這些人稱為官,實際都是不入流的吏員,但這些吏員因為所處位置機要,因此也都極有權勢。
五房原本是政事堂所設,堂後官專門輔佐宰相們。
如今朝廷的中書門下,也同樣設有這五房,有堂後官。
李超上任尚書令,卻把已經遷到中書省的五房,重新設立,又選拔了一批精幹吏員為堂後官。如此一來,朝廷就有兩個五房,中書門下一個,尚書都省一個。
中書門下的五房,地位自然要高於尚書省的。畢竟中書門下是中樞,尚書省現在地位卻不如中書為中樞。可李超地位也不一般,他向李世民上了個奏摺,這個五房和堂後官也就恢復了。
現在尚書省,有一個尚書都省,設有五房和堂後官。同時,本身又統領六部,有六部尚書等。
但五房和六部還是有區別的。
按李超的構思,五房,其實就相當於五個助理,這個五房和六部的區別,一個是朝廷的部委,一個卻只是服務於李超的五個幕僚組。五房,分別對應六部,堂後官,就是李超各房幕僚之首。
李超的堂後官不只五個。
尚書省的堂後官分為兩類,一是諸房堂後官,還有一個是提點五房公事堂後官。
諸房堂後官的職責,就在點檢稽核各房守當官、主書、錄事、主事所處理的各項業務公文書。
而提點五房公事堂後官,則是將各房轉呈上來的公文書,做最後的勾檢稽核。
從職責分配來說,提點五房公事的堂後官,才是真正名符其實的首席堂吏。這個相當於李超的第一大秘。
整個五房,其實相當於李超的辦公處下屬於五個科室。五房的堂後官,就是李超辦公處各科科長,提點五房公事堂後官,就相當於處長兼第一秘書了。
說到底,五房就是李超的私人幕僚處,堂後官們,也都是李超的秘書。
因為這些堂後官本就不是官而是吏,因此李世民同意李超在尚書省設立五房和選拔堂後官,而且李世民還給了李超一個極大的特權,就是讓他自闢僚屬。
五房的堂後官,包括下面的守當官、主書、錄事、主事等吏員,通通由李超自己來選拔任用。
如今中書門下也是有五房和堂後官這些吏員,但因為是服務於中樞和諸位宰相的,因此這些吏員雖是吏,卻是由吏部直接銓選的,全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刀筆老吏。
後世許多領匯出任地方,一般都會自帶司機和秘書。為的,就是司機和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