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一。

③韓非子(前275―前221),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

兵者不祥之器(1)

兵者不祥之器 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辛巳年十月 天氣 今日心情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光陰似箭,轉眼就到了秋天,洛陽的天氣慢慢涼下來了。今天一早就傳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魯國發生政變,昭公下落不明。

這訊息來得過於突然,讓我不由得一驚,持續幾個月的魯國內亂終於以昭公的失敗而告終了。這魯國之亂由來已久,很多人也都曉得。在魯國,十幾年來都是魯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個人專權,俗稱“三桓”,魯昭公日子過得一直不是很舒心。這下好了,“三桓”殺了昭公的親信郈昭伯,把昭公給趕跑了。說起來這“三桓”和昭公本都是一家人,卻不料今日有了這樣的兄弟殺戮。我從魯國政變又想起當今天下大亂,不由得生出些感慨來。想一想,世間的變化真是可怕啊!萬年前的上古時代,天地之間還都是荒蕪一片,到處充滿著荊棘雜草,到處都是野獸出沒。那時候的人數量還很少,整天被豺狼虎豹追著到處跑,動不動就被吃掉。後來為了生存,人們只好在樹上築巢,活得跟鳥一樣,還得時刻提防著天上的老鷹。那時候人被稱為“有巢氏”,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這樣一直到了神農時代,人類都過得很好,人和人之間不會有什麼戰爭,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對那些沒有攻擊能力的動物也很友善,大家在一起也沒什麼害人的心機,整個世界堪稱和諧。

可是後來呢?到了黃帝時代就不行了。他跟蚩尤在涿鹿打仗,死傷無數,生靈塗炭。再後來堯舜稱帝,人與人之間就不像以前那樣平等和諧了,而是有了高低貴賤之分。有做帝王的就有做文武百官的,有做官的自然就有老百姓,相互之間的差異就更加明顯了。再後來夏禹商湯,包括本朝的武王,都是繼承了先人的這種方式,一部分人利用職權統治天下已經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到如今,看看魯國,兄弟手足之間也要互相殘殺,真是道德敗壞啊。說到底原因何在?還不是人的私慾膨脹!都看著當帝王好,富甲天下,萬民朝拜,多風光,多威風啊。只是我擔心,要是天下人都抱著這種心理去做帝王,不知道他們當了帝王之後還會不會真心為老百姓著想,能不能治理好國家,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啊。

自從本朝幽王以來,各路諸侯並起,年年戰事不斷,也有很多人都在苦苦尋求救國之路。比如前些年曾經來過洛陽的孔丘吧,他也是一片好心,想要拯救天下蒼生,只是現在說那些所謂道德,都是枉然啊。連兄弟都互相殘殺了,何來道德可言?依我看來,說句不客氣的話,還是神農時代才是道德的鼎盛時期啊!就連那黃帝,誰又敢說他沒有私慾呢?他要是沒有私慾為什麼一再發動戰爭非要天下臣服呢?

而說到底,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兵器這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如果因戰勝而自以為了不起,那就是喜歡殺人。凡是喜歡殺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因此,只有在去掉貪慾、人人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減少殺伐。

唉!這些原本是很簡單的道理,只是誰也拋不開這慾望二字,做到清心無為啊。

現在天下如此,我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點選(1122) | 評論(5)

孔子:國家之變,讓我真的很難過。想當初昭公賜鯉魚給我,我為了紀念還給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