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6章 進退兩難

平壤城雖然已被朝鮮守軍放棄,但城中的各種建築和基礎設施倒是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皇太極抵達前線之後,便徵用了城中的一處官衙作為臨時行宮和指揮部。

皇太極雖然已經稱帝,但還是將大部分的滿人生活習慣延續了下來,對於吃穿出行倒也還沒有像漢人皇族那般講究,他更樂意將精力放在指揮打仗上面。在安頓下來之後,他便命人在官衙中清理出一間花廳,然後讓工匠在其中製作了一個約莫一丈見方的沙盤。

這個指揮技巧是皇太極從漢人降將那裡學來的,簡單又好用,遠遠強於過去使用粗陋的地圖研究戰略下達命令。皇太極專門讓人從戰俘中挑了數名比較瞭解這附近地理環境的朝鮮人,讓他們結合地圖協助工匠構建了這個沙盤。

這個沙盤的內容是安州到漢城這一片地區,其間的海岸線、山脈、河流基本都是按照實際的地形地貌縮小還原而成。皇太極本來是要在沙盤上策劃接下來南下行軍作戰的路線,不過在得到來自前線的最新戰報之後,他發現自己或許對大同江以南的戰事考慮得太早了一些,要在海漢人的眼皮子底下渡過這條江看起來並非易事。

按照阿濟格發回的戰報,海漢人在大同江下游構築了一個規模相當大的軍事據點,除了沒有來得及修建堡壘和城牆,其他的防禦工事基本上一應俱全,擺出了要打持久戰的模樣。如果阿濟格的描述屬實,那麼毫無疑問前段時間海漢軍退出朝鮮戰事的說法就是假的,海漢人只是故作姿態迷惑清軍,卻在暗中修築據點進行備戰。而從朝鮮人將平壤城撤空這個舉動來看,應該也是得到了海漢的允許,甚至根本就是來自於海漢的授意。

海漢讓朝鮮軍撤到大同江以南防守,而自己卻在大同江北岸建了這麼一個軍事據點,挑釁的意味可謂相當濃了。清軍當然可以選擇不去理會海漢設在大同江下游的那處據點,按照自己的節奏設法在上游實施渡江行動,只要能夠讓主力部隊過江,這處據點自然也就形同虛設了。

但這樣做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先得戰勝江面上的武裝艦隊。從目前所偵察到的情況來看,海漢所率領的艦隊封鎖大同江上的力度遠遠超過了前幾次的行動。然而讓皇太極和清軍將領們感到沮喪的是,他們抵達平壤之後來來回回找了良久,也沒發現平壤上下游的江岸有可用的船隻。

唯一有船的地方,大概便是下游那處新建的海漢據點了。皇太極甚至有理由相信,那裡的碼頭便是海漢艦隊的物資補給站。

如果找不到足夠多的載具,清軍要如何渡過被對手嚴密監控的大同江,這似乎又回到了兩個月前的鴨綠江畔,當時清軍可以放棄九連城另尋一處渡江點,但改變原本行軍計劃就意味著士氣受挫,同時後續的作戰方案也得要作出相應的調整。當時如果不是海漢軍主動退出了鴨綠江,清軍恐怕最終還真得去上游另行尋找渡江點才行。

但大同江這裡的情況要遠比鴨綠江更為複雜,清軍就算肯花時間繞到對手艦隊無法抵達的上游江段去渡江,但最終還是得再次順江南下回到大同江流域。而且海漢在大同江上部署的武裝艦隊規模要遠勝鴨綠江時期,想繞過去整個大同江流域談何容易。

皇太極直愣愣地盯著花廳裡的沙盤,長時間沒有出聲。他甚至都沒有再徵求麾下文武官員的意見,因為他很清楚這事恐怕沒有人能提出什麼妥善的解決辦法,要嘛再在大同江這裡被攔上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要嘛就只能用大軍去懟掉下游那個武裝據點。

要打掉海漢人精心準備了兩個月的防線,需要清軍在進攻過程中付出多少傷亡,皇太極對此很難有一個明確的估算,但作為此次行動的統帥,他必須要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即遼東金州的狀況會在大同江畔再次上演。雖然清軍在兵力規模上佔據絕對優勢,但誰也不敢保證就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