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94年太祖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南遷至漢城以來,這座城市成為朝鮮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有兩百餘年。雖然漢城地處朝鮮半島中部腹地,按理說位置比較安全,但期間卻也曾經歷過多次戰火摧殘。
這其中既有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時攻佔漢城後所犯下的暴行,也有朝鮮國內部多次宮廷政變引發的內亂。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戰亂已經成為了這裡每一代人都必經的磨難,一種特殊的“歷史傳統”。
很多人認為去年的抗清戰事結束之後,李倧對朝鮮國的統治得到了有效的鞏固。特別是今年海漢又出兵教訓了朝鮮的另一個惡鄰日本,更是進一步消除了朝鮮的外部威脅,這個國家將會迎來一個比較長的安全發展期。
包括從去年就一直駐紮在朝鮮這邊的王湯姆和錢天敦,也是持類似的看法。但事實證明他們都看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朝鮮國的宮廷政變傳統並未就此停歇,而是一如既往地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出現,然後攪得漢城一片混亂。
當然了,相較於歷史上的多次宮廷政變,這一次的混亂程度倒還不算太嚴重,死的人也不算多。但要論造成的影響,卻絲毫不亞於這個國家過去歷史中的任何一次宮廷政變,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在政變之後竟然引來了外國軍隊介入,這便是過去未曾發生過的新狀況。
而對於策動這次政變的人們來說,如何應對這種以前從未發生過的狀況,真的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以至於海漢軍已經兵臨城下,他們似乎仍然沒能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崔鳴吉靜靜地坐在書房中,沒有點燈,似乎是在黑暗中默默思考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是不想讓不斷進來彙報訊息的手下發現他臉上的疲態。
崔鳴吉在今年被李倧任命為領議政,這個職位就相當於是朝鮮的相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已經是個人仕途頂峰,地位無比尊崇。
雖然領議政的職位讓崔鳴吉成功地壓了老對手金尚憲一頭,但崔鳴吉卻並未因此而興奮太久。金尚憲的職位只是從二品的大司憲,但其影響力卻早就不受這個官職所限了,去年抗清戰爭期間的強硬主張讓其聲望大增,很多朝廷官員都以其馬首是瞻,認為金尚憲的政見才是朝鮮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
六曹衙門、司憲府、司諫院、承政院、宗親府、成均館,這些大大小小的衙門很多都是金尚憲的斥和派在控制。除此之外,全國各道、府、牧、郡、縣各級官府中,更是有無數金尚憲的擁躉。
所有人都知道崔鳴吉是金尚憲的政治對手,一生之敵,那麼哪怕崔鳴吉已經登上了權力頂峰,成為這個國家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官員,但仍有許多人站在金尚憲一邊,不認同崔鳴吉的執政理念。這就導致了崔鳴吉上任之後的施政措施一直磕磕絆絆,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崔鳴吉當然知道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但他不可能下令罷免金尚憲的官職,或是乾脆將他抓起來弄個罪名殺掉。他沒有那麼大的權力,即便是有,也還得顧忌金尚憲的影響力將會帶來的可怕反噬。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國王李倧根本不會同意他用這樣的手段去對付金尚憲。
在去年金尚憲聲望大增的情況下,國王沒有提拔金尚憲卻轉而將他安排到領議政的位置上,目的當然很簡單,就是要用他來制衡已經在朝堂上佔據主流意見的斥和派。但制衡不是打壓,國王只是希望不要讓金尚憲一派風頭太過,可不是要讓崔鳴吉將其從官場上剷除。要是崔鳴吉打算這麼做,恐怕第一個跳出來阻止的就是國王本人。
但金尚憲頂多只是與崔鳴吉政見不同,卻遠遠說不上不死不休的仇敵,而且他們在某些方面其實是持有共同的看法,比如說對外部勢力介入朝鮮的警惕。
不管是試圖武力入侵朝鮮的日本、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