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陶兄,我們就只送到這裡了。此去南京,多多保重!” 陶弘方抱拳應道:“各位今日出城相送,弘方感激不盡。雖有山水相隔,惟願友誼長存,希望來日再會之時,各位都是功成名就!” 陶弘方在碼頭上與特地趕來相送的一眾好友話別之後,便踏上了停靠在岸邊的一艘客船,啟程前往南京赴任。 杭州到南京的直線距離雖然只有四五百里,但如果走陸路,實際行程卻遠不止於此,如果再遇上天氣不佳,路上走半個月也不奇怪。 所以陶弘方選擇了乘船走水路,從杭州出發走京杭運河,經蘇州、常州、鎮江,進入長江後再往上游走百里就到南京了。 水路的航程雖然比陸路更長,但勝在暢通無阻,不會受到路況和天氣等突發因素的影響,可以晝夜兼程更快抵達南京,而且內河航運的舒適度也要遠勝車馬。 陶弘方所乘的這條船也不是普通的客船,而是石迪文的座船,專程從南京調回杭州來接他的。 不過陶弘方也明白,這個面子可不是靠自己掙來的,而是給父親陶東來的,否則他一個年輕後輩,哪有資格讓石迪文給予這樣的特殊待遇。 這艘船長約十三丈,甲板上下共有五層,船員水手十七人,可另載客二十人,在運河上絕對算得上是大傢伙了。不過這一趟去南京,船上的客人僅有不到十人。 除陶弘方和幾名隨從人員之外,另外幾位乘客都是石迪文的下屬,能沾光搭上了這趟順風船,他們自然是對陶弘方十分感激。 不過這幾人的目的地都不是南京,而是在這趟行程中途的常州、鎮江就會陸續下船。 陶弘方詢問得知,他們都跟自己一樣,是剛剛得到了任命,趕去當地履任的官員。 這幾人都是去年才透過海漢科舉被吸納進公門的新人儒生,粗看似乎是石迪文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膽任用新人,但仔細一琢磨,卻也是東海大區官僚人員短缺的一種表現。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近期海漢新佔領了這麼多州府縣,總得要委派人手去把當地的行政機構重新填充起來才行。 而且海漢的地方官府責任眾多,一縣之地所需的管理人員至少是大明的兩三倍之多,人手不夠用,就只能降低用人標準,讓剛剛入仕不久的新人也頂上去。 而這些人對於自己目的地的瞭解程度,似乎還不如陶弘方。其中兩名新儒生要分赴常州武進縣和鎮江丹陽縣去當縣長,而他們對當地的瞭解,似乎僅限於官方提供的幾頁書面資料。 當然了,新人也未必不堪用,比如之前透過科舉上位的朱子安,在杭州的特別聯絡處就幹得有聲有色,頗受器重。 陶弘方與他們交談完之後,也不禁自省,自己對南京的瞭解是否就能稱得上合格? 不過相比這些官員,陶弘方所能接觸到的資訊面可就大得多了,他的行李裡就有好幾份關於南京的報告,而且是分屬政商、地理、歷史等不同領域,內容十分詳盡。 而且這些報告中所涉及的一些具體的資料,是經多方渠道蒐集而來,南京當地官員都未必掌握。 這幾份報告都是父親陶東來提前為他準備好的,只要能通讀幾遍,即便陶弘方從未去過南京,也能對當地的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知。 不過陶弘方並不認為這些報告的內容,足以讓自己對當地的瞭解,趕上已經在南京待了一段時間的石成武。 更何況石成武的兄弟石成信,就是目前東海大區國土處的負責人,這些報告中的資訊肯定有一部分是由國土處提供,石成武拿到報告的時間甚至有可能比自己還更早一些。 陶弘方雖然沒有要跟石成武爭一爭高下的打算,但也不想被對方看低,便決定趁著路上這段時間,好好再惡補一下,同時也提前規劃一下上任後的工作計劃。 陶弘方住的主艙房面積頗大,設施齊全,而且有一間單獨的書房,他便一頭紮了進去,吃飯睡覺都在艙房裡待著。 船上其他人知道陶弘方身份尊貴,也不敢輕易叨擾。只在中途有人下船的時候,陶弘方才會走出艙房送別。 幾日後,南京城北燕子磯碼頭。 自從上次替曲得仁引見海漢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