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0部分

,低聲道,“明誠,你說這國民政府還有救嗎?等抗戰勝利,怕不是共黨坐天下了。”

“泰山放心,我自有安排。”周赫煊說。

“我相信你的眼光,”張謀之低聲說,“要不,我們先悄悄給共黨送些物資,提前打好關係?你應該能聯絡到共黨吧。”

“共黨組織嚴密,我只能透過民盟接洽。”周赫煊道。

張謀之說:“倉庫裡那些積壓的貨物,我全都捐了,你幫忙聯絡聯絡。”

“可以。”周赫煊點頭道。

抗戰初期,大後方的工廠數量還不到100家,至1942年發展至頂峰1000多家,但1943年急轉直下,只剩下900多家工廠。

現在剛剛進入1944年,大後方再次迎來工廠倒閉潮,一下子又關閉了百來家。

周赫煊當初在四川投資的工廠,如今已關閉三分之一,長期停工三分之一,剩下的工廠也只是艱難維持而已。

工廠大量倒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幣貶值,工廠資金不足,三角債遍地皆是。

第二,物價飛漲,社會購買力下降。工廠生產出的商品賣不掉,而老百姓想買又買不起,導致大量緊缺商品爛在倉庫裡。

第三,政府限價。這本來是用來控制物價的政策,卻造成工廠賣多少產品就賠多少。

第四,政府管控。許多日用品和工業品都是政府管控物資,而這些往往又是原材料,政府管控導致大量工廠無法獲得原材料。

第五,交通不便。戰爭導致交通各種中斷,原料運輸費用大增,且經常不能按期運到工廠。

第六,政府專賣。煙、糖、鹽、火柴等日用品都是政府統銷統購的,強制低價收購,且貪腐橫行,工廠根本沒有利潤可言。

第七,捐稅過重。為了緩解財政壓力,中央取消了統稅政策,改收商品稅,且虛盈實稅。政府規定盈利額超過資本額60%的企業,商品稅一律徵收50%。在法幣貶值的情況下,幾乎所有工廠的盈利額都達到這個標準,但實際上是虧損的。政府只看賬面資料,對90%以上的工廠都徵收了50%的商品稅。其他還有印花稅、獻金、獻糧、公債,這些都是強行攤派的。

第八,惡意囤積,投機倒把。稍微聰明點的資本家,現在都不搞實業、不開工廠了。大量遊資瘋狂囤積必需品和緊缺物資,他們串通政府統收機構低價買入,翻個數十倍再賣出,市場已經被投機商所控制。

以上這些因素,但凡有個兩三條,就足夠工廠喝一壺了,全部遇上哪還有幸免的可能?

張謀之作為企業家,對國民政府已經完全失望。以他非常有限的政治眼光,也能看出如今的政府必然倒臺,因為政府已經在實業界徹底喪失了威信。而老百姓也是如此,忍飢挨餓支援抗戰,抗戰勝利的希望他們看不到,看到的只有貪官汙吏。

法幣貶值能忍,交通不便能忍,甚至捐稅過重也能忍。

張謀之最不能忍的是什麼?

政府強行對商品限價,低價統一徵購,倒手就賣給那些投機商。這等於工廠辛辛苦苦搞生產,利潤全被投機商拿去了,工廠主還得倒貼給政府各種捐稅。

張謀之做了半輩子生意,就沒遇到過這麼邪門兒的事情。

我們常說,鋼鐵、煤炭是現代工業的靈魂。然而,現在竟然出現鋼鐵和煤炭大量滯銷的情況戰爭期間,鋼鐵和煤炭滯銷,相關從業工人大量失業!

1943年底的時候,機械製造業也陷入了困境,無數屬於寶貝的工程師和資深技工,只能守著空空的廠房整日休息。

再來說說“中國工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工合”。

“工合”組織是斯諾夫婦在抗戰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