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而明朝方面自然要討價還價,雙方爭得面紅耳熱,有時候明使還忍不住破口大罵。

不過罵歸罵,周亨祿的態度依舊強硬,不但不同意降低價格,甚至還言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賒賬免談。搞得明使團很是惱火,卻也無計可施,這年頭,有技術的就是大爺,而明朝方面也拖不起。

眼看著明朝有些搖擺不定,萬磊又不失時機地誘惑他們一下,這不,四月初五,萬磊破例允許明使團進入北平鋼鐵廠參觀,並親自陪同當導遊。能近距離參觀鋼鐵廠,董倫等人自然是求之不得,早早地來了。

陪同參觀的除了萬磊之外,還有徐輝祖焦玉等人,這些人作為明朝的“二臣”,卻是萬磊的坐上賓。現在有求於人,所以董倫等明使也非常識趣閉口,不過那不屑之情卻寫滿臉上。

“各位,這是我們北平行省第一座鋼鐵廠,去年年產生鐵三十萬噸,精鋼十二萬噸。所產鋼鐵大部分用於鐵路建設,少量用於軍工,一些質量欠佳的鋼材充為建材或水管,還有一些爐渣也被用以燒製水泥,總體而言,沒有lang費。”負責鋼鐵廠日常經營的周天富很是自豪地介紹道。

其實,鋼鐵作為北平行省最重要的戰略物資,鋼鐵廠一直是政府重點扶持企業,經費有政府財政支援,出產的鋼材也由政府統一調配,鋼鐵廠不用自負盈虧,還按產量拿津貼,所以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非常高。

特別是平保河鐵路開通之後,煤鐵礦等原料充足,鋼鐵廠一直開足馬力生產,幾個月來就產出了十萬噸合格鋼材,足夠輔設北平到山海軍一線鐵路了。

不過正是由於開工過於旺盛,北平行省的財政有些吃緊了,畢竟挖煤開礦都是要錢的,而且工人的工資的也是要發的。財政吃緊,萬磊寄希望於技術轉讓合同能儘快談妥,週轉的資金早一點到位。

“這是高爐鍊鐵車間,這座高爐使用了兩年多,日產量最高時能達到兩千噸,不過爐產出的是生鐵,質量較差,要轉送到那邊是平爐鍊鋼車間,經過一整套複雜的精煉工藝,才能轉化為鋼材。”

“不管是鍊鐵還是鍊鋼,都要煉細作業,一個操作不當,那就會煉廢一爐,所以要慎之又慎。所以,能在這裡工作的,都是最熟練的技術工人。”

“這座鋼鐵廠要正常生產,還得有很多配套專案,比如說礦區開礦,比如說選礦洗礦等等,這些專案也關係到鋼鐵的質量,特別是煉焦,這更是重中之重。而煉焦對所用到的煤礦有特殊要求,如果酸鹼性不對,也會影響到鋼材的質量。”

周天富指著一些大高爐不停地介紹著,前來參觀的明使都滿面通紅,不知是因為興奮還是因為這撲面而來的熱lang。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不過那源源不斷地流出來的鐵水也讓他們駭然,被催了好幾次,他們才戀戀不捨地將雙眼挪開。

一個小時不到,眾人就把整個鋼鐵廠逛了一圈,而周天富一點都不藏私,把該介紹的都說得十分詳細,不過他也不怕明使偷師,因為最關鍵的技術,如高爐的裝配,如投料的比例,煉焦的過程等等核心技術是要賣錢的。

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參觀過了鋼鐵廠,明使團開始交頭接耳,他們相信鋼鐵廠的產量是真的,也更加堅定了要引進技術的決心,所以,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會順利得多。

“各位,這一座鋼鐵廠只是小型的,我們在遼東還有一座大型鋼鐵廠正在設工建設,如果各位同意引進技術,我們還可以讓你們去那裡實地參觀。”萬磊又誘惑道。

“萬公子,不是我們不想引進技術,只是這個要價實在是。。。”董倫皺眉道。

“你們以為高,咱們還以為低了呢,你不知道,這建出一座鋼鐵廠要費多少心力,我們要派人全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