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然的氣息,精神勁一下子就恢復了,混合了植物的芬香、泥土的清香,讓他找到了鄉村故土的感覺。

抖擻精神的袁本初搗鼓著早餐,為了節約時間,袁本初充分利用電飯煲煮粥的功能,拎起昨晚小紫的獵物,一隻田鼠。

老鼠的食用悠遠流長,不過都市生活下的老鼠骯髒不堪,細菌滋生,很少有人敢吃,生活在家庭的鼠輩,只有在遇到大的自然災害中,肉類、食物短缺的時候會選擇吃食。

小時候袁本初就吃過躲在家裡的老鼠,並不是生長在田間、叢林、草原的田鼠。98年的洪水,南方波及嚴重,別說是肉了,飯都沒得吃!有一天,袁本初的老媽吳阿妹,抓了幾隻家鼠,烘乾後與剁辣子爆炒,做了一道偽兔子肉。

個把月沒吃肉的袁本初,哪裡管真偽,吃得滿嘴流油,回味無窮,家鼠的製作方法很講究,首先的要點就是要把老鼠的病菌弄乾淨。

烘、汆(cuan)、炒,吳阿妹雖然沒什麼文化,卻也不敢亂給孩子吃有毒的東西,經過一系列的繁雜步驟,才端上桌來。

如同某個母親,用豆腐做成肉的味道一樣,天下間的母親都是最偉大的!

當長大後,袁本初提到了這一茬,吳阿妹笑了笑,說道:“那個時候會有兔子?是老鼠肉做的啊!”

袁本初並沒有想象著的做嘔吐狀,暗自記下了這一切,母親的慈愛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裡。

田鼠沒家鼠這麼多病菌,袁本初剝皮,切成丁,準備了些姜、蒜、蔥,等電飯煲裡的粥半熟的時候,倒入田鼠肉丁、姜、蒜去腥,鹽、雞精調味。

全熟之後,加蔥即可,一鍋香噴噴地田鼠粥就完成了。在嶺南等地區有句諺語“吃一鼠,當三雞”。

由此看出田鼠的營養價值比雞高出不少,中醫指田鼠肉可入藥,有補虛扶正、補益氣血的功效。

有些人還相信田鼠肉有滋陰壯陽及生髮的功效,事實到底怎樣,不得而知。總體來說田鼠在南方的農村餐桌上是一道頗受好評的菜式。

相比南方喜食田鼠,北方人則避猶不及,損失了品嚐美味的機會。(田鼠值得一吃噢)

作為資深吃貨,袁本初習慣於“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理念,廚藝平平,卻頗有天賦,日積月累之下,烹飪的技法會逐步熟練。

田鼠粥的肉香與米香融為一體,入口清甜,咀嚼著田鼠肉丁混合了米粒,不油不膩,嚼勁十足,舌頭差點都吞進去……

“好吃啊!比家鼠好吃多了。”幹掉一鍋田鼠粥,袁本初心滿意足,要自己抓田鼠的話,不僅要有運氣,而且可遇不可求啊!

小紫的好處顯而易見,近距離檢視了板栗樹的情況,枝葉枯黃的狀況好轉,釘子蟲還掛在上面,有了起色就行。

再去看了菜圃的情況,經過一夜的生長,芹菜、西紅柿的肉芽出來了,沒以前這麼誇張,催熟的效率明顯降低。

估計只是3-5倍左右吧!不過以這個面積,一次收穫的數量估計能有萬把斤左右。(1畝地,芹菜、西紅柿相加的重量)

時間長點就長點唄,至少合理性是站穩了,他不擔心嚴寬、蔣雯吃不下,以蔬菜的保質期來看,多進點無關緊要,何況供求關係上,“求”佔據主動,多多益善,估計是這兩人的共同想法。

繼續撒了一層神土在菜圃園、板栗園,袁本初來到山墩上呼喊道:“紫氣東來!紫氣東來!”

不一會小紫就跑了過來,餵食神土的時間到了,小紫還不乖乖來領取一天的“津貼”?

摸著它的頭顱,袁本初寵溺地道:“小紫啊!這幾天我要出趟遠門,農場的安全就交給你了,神土我已經放在裡面的過道上鋁盆裡,注意別一次吃完了哦。”

小紫一邊吃土,一邊點頭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