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章 放出火龍

“抑鬱躁狂症的確診需要同時對抑鬱時的表現和狂躁時的表現做對比,尤其是前者會更長一些,”老醫生述說道,“尤其是亞型雙相情感障礙I型、II型很容易被誤診為抑鬱症。” “另外,你剛才提到的自殺,”老醫生接著說下去,“截止前年年底統計,全國有920萬患病人數,患有BD的自殺風險是正常人的8-10倍,有接近85%有過自殺念頭,44%嘗試過自殺,19%實施了自殺。” “也就是說,”薑黃面色冷峻下來,“每5個裡邊就有1個自我了結?” “對,”老醫生臉色也同樣帶著沉重,“與此同時患有BD的患者在狂躁期傷人、殺人的也佔很大比例,但這個資料不太好統計,我們估測起碼有10%左右。” “傷人、殺人的每十個裡邊有一個?”薑黃對得出的比例有些出乎意料。 像猜到有此一問,老醫生答道,“要知道在我們國家,對於精神類疾病自我認可與治療還是趨於保守的,除非是有確切的發病症狀才會到醫院,絕大部分能完全自我主張行動的,哪怕是意識到有不對也只會歸咎於環境、壓力等外在因素影響。” 薑黃點了點頭,“好像確實是這樣,我遇到有不少和你說的類似。” “所以你的這位嫌疑人,”老醫生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既然他在青少年期能確診,很有可能中間也有過發病,只是要麼被忽略要麼被遮掩,直到他自殺這次比較嚴重,缺少治療和抒予走到了極端。” “那老哥,”薑黃也換了稱呼,“這個病有沒有類似……嗯……可能被激發的潛在誘因,我看書裡寫的比如一張照片什麼的?” “有!”老醫生很肯定回答,“不過要結合他最初發病時的原因來綜合看待,我知道的一個患者,他對流水的‘滴答’聲過敏,在一次躁狂期發作時殺害了他的父母。” “聽上去像是一把鑰匙一把鎖,”薑黃陷入自己的思考,“所以說老哥,我的這位嫌疑人十年後重新發作是被開啟鎖?放出了裡邊的火龍?” “這麼說吧,”老醫生重新往茶壺裡摻加了開水,“狂躁症一般可自愈,抑鬱症第一次治癒復發機率50%,第二次自愈復發機率80%,而狂躁抑鬱不可治癒,只有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緩解。” “也就是說……”薑黃抓住某個關鍵,“隨著年齡的緩解會無限趨向於自愈,除非被重新激發,就像一座看上去的死火山?” “比喻的不錯,”老醫生特意瞅了薑黃一眼,“不愧是搞刑偵的,一眼看穿本質!” “明白了,”薑黃由衷感謝道,“謝謝了,老哥,還有你的茶。” …… 中午最後一節課放學鈴聲打響,整個校園又如同“活”了一般。 從天台往下觀望,無數只“小蟲子”湧出教學樓,隨後像豆子似的灑滿整個操場,有的流向食堂,有的流向寢室,有的擁堵在校門口。 推出監控黃姜手機的頁面,VX上有四條訊息: 烏賊娘,“姜芋頭,你今天中午回家不?還是在食堂吃?要不要給你帶點?” 當媽的,“芋兒,中午炒了辣椒肉回來嗎?” 京都牛郎仔夏半,“姜芋,我有點不爽,敢不敢找個地方聊聊?” 最後的是初雪苓雲,“小芋芋,你在幹嘛呢?下午翹個課?陪我隨便轉一轉?” 姜芋望了眼遠方望不到盡頭的樓宇建築,天空依舊陰沉,幾條流雲散在平流層下,有一團尤為明亮是被遮蓋的太陽。 挨個發出去訊息:“幫我帶一份炒麵,老規矩不要香菜。” “不回來吃了,一會兒1點15有小課。” “我在天台,你可以上來。” “下午有班頭的考試,放了學要不要去城南斜拐裡的夜市?” 幾分鐘後訊息陸續回覆:“知道啦,我一猜就是炒麵,我讓老闆多加個蛋啊,要老實吃掉!” “好好,學習重要,那我晚上炒,等你下了晚自習回來吃。” “好蛤,你等我!” “夜市?好啊,好啊,好久都沒去過了,那就6點半約在斜拐裡前的小廣場。” 姜芋收起手機,起風了,微微輕風吹拂髮絲,空氣裡依舊帶著寒冷的氣息。 “姜芋!”身後傳來一個低喝,不用猜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