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端來一盤切好的蘋果和橘子,還有一杯溫熱的牛奶,見兒子在用心溫書輕輕地退了出去。
姜芋拿出放在嶄新教科書下邊的手機,遠端連線還在繼續……
老捷達噴吐著白煙從市局停車場開出,但並沒有朝著家的方向,而是就近拐進一條僻靜的巷子內,停車,熄火。
薑黃按亮頭頂車燈,微弱燈光堪堪照亮駕駛室內,從大衣裡掏出“苗珺婭”的檔案袋。
雨滴打在車身發出“沙沙”的聲響,前擋風玻璃上一片水霧,寒氣從車縫裡透入,使得車內猶如凍庫一般。
薑黃抽出檔案袋裡一沓紙:
“苗珺婭,199X年4月16日出生,戶籍廣鞍市南岸區長碓街188號……”
略過翻到事發一頁:
“9月19日夜23時11分,死者來到黃椏公園外,隨後上了一輛牌照都A6X78Y的本田私家車……”
“在車內停留17分鐘後,死者獨自一人朝公園內走去……”
“次日清晨被環衛工人發現自縊死在公園內,已無生命體徵……”
薑黃接著翻開結案一頁:
“……經走訪調查,死者半年內買賣境外機構期貨虧損30萬……”
“……死者曾有一店鋪,後低價轉讓套現,全部投入期貨中……”
“……離異,有一女跟著父親生活,死者沒有給予過撫養費……”
“……死者生前最後階段非常窮困潦倒……”
“以上,認定死者自殺,案件終結,出具死亡報告,親屬認可。”
姜芋掏出根菸點著,濃濃白色煙氣瀰漫開來,透著燈光猶如雲霧繚繞,喉嚨受到刺激咳嗽幾聲,把車窗搖下一半,外邊的小雨紛紛揚揚飄入,打溼車門內側。
又翻開下一頁,是苗珺婭的生平履歷,其中有熟悉的“三中”、“父母離異”等字眼,都是上次廣鞍之行熟知的。
掏出隨身筆記本,裡邊有整理苗珺婭父母的探訪記錄。
其父:“我女兒明明是被人害死的,你們不去抓人,跑來問什麼高中時候的事情?”
其母:“我們家珺婭我知道,很乖的,她念著我……和她爸,她是不會自殺的。”
薑黃陷入深思,一支菸燒到屁股被燙著才想起丟出窗外。
拍打著落在身上的菸灰,目光重新落在手邊幾張紙上……
如果一個女生在22歲的前半生除了“父母離異”之外,沒有任何挫折算不算得上普通?
半張紙囊括了一個生命終結在27歲女孩的一生。
22歲前按部就班,雖然父母離異,但“家”的形式被保留,受到的父愛母愛只是單純空間上的差別。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沒有什麼驚喜也沒有什麼意外。
而22歲到27歲期間,畢業、創業、戀愛、結婚、生子,除此之外事業有了起色,開了自己的店,有了孩子,買了房子,一切都在向好。
轉折來自27歲的夏天,像是命運小船劃入一片未知水面,忽然丟下剛剛有起色的店鋪,轉投已過風口的直播帶貨。
當然這也無可指責,網際網路時代處處充滿奇蹟,而且奇蹟落在她的頭上,短短三個月時間賺夠憑開店幾年的收入。
普通人要麼繼續,要麼適可而止,可苗珺婭卻選擇一條從未涉足卻又充滿誘惑的小路。
在期貨市場賠光所有,包括稍有起色的店鋪,夫妻之間的信任以及女兒對媽媽的依賴。
終於在27歲的冬夜,獨自一人走到生命盡頭……
薑黃又點了根菸。
如果普通人超出普通人的認知,會給自己的無知買單,沒有例外,只是有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