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慕南嘆道:“所以說了,‘最毒婦人心’。此話誠不欺我!”
唐詩語嘴角翹了翹,沒做理會。
……
玉泉院為登臨華山的門戶,歷來登華山的遊客多先在此歇腳,隨後出發登山。本來唐詩語是打算遊了華山下來,看情況的話再行順便遊覽下玉泉院與稍遠的西嶽廟,卻是為了方慕南而改變了計劃。
玉泉院建於北宋皇佑年間,是道士賈得升為其師陳摶所建造的,也有說是時陳摶老祖本人所建。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參天,院內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傳唐玄宗之妹金仙公主在華山修道時,在鎮嶽宮玉井中汲水洗頭,不慎將玉簪掉入水中,卻在返回玉泉院後,用泉水洗手時無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與玉井相通,於是賜名為玉泉,玉泉院也是因此得名。
玉泉院的風格採用的是江南園林式建築,以水池為中心,周圍配上亭、臺、樓、閣等,給人以小見大的印象。其充分利用了優美的自然環境,精心設計,巧妙構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為一體,整個佈局十分嚴整。院內巨石盤陀,流水瀠回,老樹虯蟠,綠廕庇日;更有長廓回區,碑石題記,雕樑畫棟,亭榭相望。實乃佳境聖景,讓人心曠神怡,煩慮盡消。康有為曾寫詩讚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長廊回醫樹無憂。泉水嶽色可忘出,讓與希夷睡萬秋。”
其中“希夷”所指便是陳摶老祖,名稱來源於宋太宗曾賜陳摶“希夷先生”的稱號。玉泉院內建有希夷祠,分前、後兩殿。前殿左側是“華山全圖碑”,右側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第一山”石碑。後殿有陳摶塑像。並有陳摶親手所構建的一座山蓀亭,建於一塊大石之上,相傳陳摶常在此觀賞山景,著書立說。
山蓀亭下面,有一棵曲屈虯蟠、老態龍鍾的古樹,傳為陳摶手植。因無人修剪,願怎麼長就怎麼長,無憂無慮,所以長成今天之形狀。雖已有千餘年,但仍顯得朴茂挺健,生意盎然。唐詩語見這樹前有遊人照相留影,也拉了方慕南一起合影留念。
山蓀亭的西邊,有一石洞,是皇佑年間賈得升親手開鑿,洞內有陳摶睡像一尊。據說此像很神奇,有人如果身體哪個部位痛,就用手摸睡像的哪個部位,摸後便不會再痛。
這一系列關於“希夷先生”陳摶的建築、景點遊覽下來,讓方慕南對這位傳說中的“睡仙”大起知己之感,並立即引為偶像。對於陳摶,他其實以前瞭解不多,只知道個陳摶與宋太祖趙匡胤下棋贏了華山的故事。趙匡胤後來得了天下後,便按照當初的賭約將華山賜給了陳摶,民間有諺雲“自此華山不納糧”。
而現下游覽下來,聽了作為導遊的小道士向他敘述的陳摶生平事蹟簡介,他才算對陳摶的瞭解詳細起來。得知這位陳摶老祖原來號稱是“天下睡仙第一人”,常常一睡百日不起。看看,這功夫、這本事,偶像啊!
玉泉院今屬於全真教華山派道觀,是華山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全國著名的道教宮觀。創派人乃南宋時期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相比於陳摶來說,方慕南對於郝大通倒更加耳熟能詳。原因嗎,自然是得益於著名武俠作家金庸先生的大作。
因此,玉泉院內建有一座全真七子殿。供奉著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座下的七位高徒,正中間的是丘處機,其餘幾位則分別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對於此殿,方慕南自然也是著意遊覽了一番。
不知是否因找到了偶像而興奮,從另一邊的通天亭走出玉泉院後,方慕南倒確實精神奕奕了一些。接下來,便是跟著唐詩語一起登華山。
“華山自古一條道”,這句話可不是說假的,從古至今,要爬華山就只有一條路。這條路不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而是仰仗鬼斧神工在堅硬的花崗岩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