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試。面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的表現很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託詞下臺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週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進步了許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了,併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物件。

從這個例子可見,最初這個年輕人與微軟的碰撞傳遞的總動量(能量)不足以讓公司錄用。但是他一次次不斷的碰撞,使得傳遞的總動量(能量)達到了微軟的門檻,就被錄用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和很多自然現象一樣,石頭很堅硬,水很軟,然而卻可以滴水穿石。水正是利用它堅韌不拔的毅力,連續不斷的微弱衝量傳遞,洞穿了看似堅硬的頑石。有的時候,在我們改變不了風的方向的時候,就要設法改變帆的朝向,最終確保航向的正確,一樣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人與人的交往總是在碰撞中實現,力的作用也總是在碰撞中得以傳遞。在社會交往中,如果我們能夠經常發生彈性碰撞,既傳遞了能量,又不傷害雙方,是最理想的狀態。然而,彈性碰撞往往是硬碰撞,一次傳遞的能量大,如果強度控制不好,也容易發生損傷,成為非完全彈性碰撞,從而產生了摩擦與內耗。另一種方式是軟碰撞,以語言、文字、傳媒等為工具進行交流與溝通,不斷傳遞能量,作用的強度不大,但可達到既不傷害雙方又能夠傳遞能量的效果。

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相互作用最常見的是非完全彈性碰撞。比如:兩人吵了一次架,甚至於還動手打了起來,既消耗了雙方的體力、時間、榮譽,還會給彼此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傷害,在心理產生敵對情緒,造成勢能增加。這種勢能過一段時間可能又以另一種方式釋放出來,向對方進行報復而造成傷害,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宣洩,殃及其他無辜的人,構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如9·11事件是恐怖主義分子對美國的報復,結果卻導致了阿富汗戰爭,讓更多無辜的百姓流離失所,死於非命,出現更多的難民。因此,這是一種有害的碰撞過程。

人與人的互動——動量傳遞(2)

有的人認為所有碰撞都是有害的,因此,為了使自己不受傷害,拒絕與他人交往。這樣做似乎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自己,但是,同時也束縛、禁閉了自己。這種人往往具有內向、自閉的性格,處於孤獨、寂寞的生活狀態。其實,對於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無處不在。

正如一則寓言故事中所描述的: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就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麼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上,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閒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知道,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新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只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做出的準備。”

寄居蟹仔細思量了一下,自己整天只知道到處尋找可以避居的地方,從來也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加強壯,一輩子只活在別人庇護之下,難怪永遠都活得那麼被動、那麼委屈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都有一些安逸、懈怠的理由,但若想在這繁亂複雜的社會中很好地發展,要想提高生命、生活的質量,就不能害怕被傷害,更不能畫地為牢,要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敢於衝破自己的安全區,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還有一種人認為碰撞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