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即西曆1546年)七月命採礦,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員四十餘,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約費三萬餘金,得礦銀二萬八千五百,得不償失。”梁方仲就此指出:“中國向來是一個產銀不多的國家。自近代與歐洲各國通商以來,銀的供給,大部分依賴外國的來源;本國產量,殊不重要。”
對於張居正的改革,在座的眾人都是熟讀經史的博學大臣,當然十分的清楚,但是聽見崇禎皇帝朱由檢一陣深入淺出的具體分析,方才恍然大悟!
崇禎皇帝朱由檢淡淡的道,“都做好筆記,不管你們聽不聽的明白,朕都希望你們慢慢的,都能夠搞懂朕在說一些什麼?”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語氣是淡淡的,眾人在稀裡糊塗的同時,勤勉的記錄著皇帝說的話,耳朵崇禎皇帝朱由檢本人,卻並沒有準備什麼演講稿。(未完待續。。)
第0805章 對外貿易的重要性
崇禎皇帝朱由檢不得不從貨幣的應用的過程當中,出現的幾個問題,詳細的給侯侚指出來,也不單單是針對侯侚一個人,對於政治上面非常有追求的周延儒,溫體仁和範景文,王承恩和曹化淳來說,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話,同樣是字字珠璣!
自唐宋以來,“錢荒”的記載不絕於史,流通中貨幣不足成為長期制約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瓶頸‘。為補錢幣之不足,政府只得以谷、帛等其它商品充當流通媒介,實際上實行了錢幣、谷帛的平行本位制,金銀主要用於貯藏。本質上並不適宜充當貨幣的谷帛長期與錢幣並行,即使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唐朝鼎盛年代也是如此,重要原因就是金屬貨幣短缺。但由於錢重物輕,民間交易優先使用錢幣,政府又不得不出面強制推廣代用貨幣。僅在唐朝,開元二十年(732 年)和二十二年(734年)、德宗貞元二十年(804 年)、 憲宗元和六年(811年)、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和八年曾先後多次下詔禁止交易只用錢幣。宋朝則三令五申,並在邊境設卡,嚴禁銅錢外流。宋代紙幣制度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克服硬幣不足的困難,滿足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元代雖然名義上以白銀作為價值尺度,但從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發行至元寶鈔以來就一直使用不兌現紙幣,實行了全世界第一個紙幣本位制度。然而古代紙幣制度終因其內在的通貨膨脹傾向而在元末崩潰,明太祖雖發行了大明寶鈔。但不久就名存實亡。明代中葉以後。中國商品生產和交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錢荒有增無減,對大宗交易所需的高價值交易媒介……白銀需求增長則更快。因鑄錢銅料不敷使用,明政府不僅數次下令銷燬民間銅器鑄錢,南京太僕寺甚至將大內舊銅器47萬餘斤也用於鑄錢,並允許將前朝舊錢投入流通。羅掘至此,明初至萬曆初200年間鑄錢數量也僅有1000萬貫, 而北宋除開國初期每年鑄錢少於100萬貫外,百餘年間每年鑄錢都在100 萬貫以上。 熙寧六年(1073年)後每年鑄錢竟達600萬貫。商品經濟發展與錢幣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銳,由此形成的通貨緊縮效應嚴重阻礙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海外白銀源源流入中國,消除了國內銀礦資源貧乏的制約,使這一矛盾最終得以化解。
直至明初,中外貿易仍以奢侈品為主。自南宋以來,中國大量購買海外珍寶、香料、藥材,造成長期貿易逆差,金、銀、銅錢大量外流,成為一個嚴重問題。歷朝均嚴禁金屬出口,但效力不大。西人東來後。中國日用消費品獲得了廣闊的新市場,中國對外貿易商品構成發生本質變化。國際收支隨之逆轉。
至晚明時,較之中國,歐洲在火器、鐘錶、“打簧器”、呢絨、船舶、玻璃等生產部門已佔優勢;但在國際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日用品生產方面,中國商品則擁有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