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感覺,崇禎皇帝朱由檢不由的一陣感動。緊了緊懷中的美女,輕輕的撫摸這鄭月琳柔軟的纖腰。想著為了自己的事業,他和鄭月琳本來是應該有一個孩子的,張慧儀是不清楚自己是皇帝,被他給說服暫時不要孩子,而鄭月琳是主動的提出暫時不要孩子,也更讓皇帝感動。
朱由檢苦笑一下,對歐貿易是肯定挺不過三年的,不是挺不過,而是哪裡的人都不傻,一旦發現財富在不斷的被大明給吸過來,不可能會坐視不理,一旦荷西英葡聯合在一起的話,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更可怕的是在今年內,小冰川就會達到一個頂峰,所以說崇禎王朝垮臺,是天時不再!地利也不再,一個農業大國實在是太依賴天象了,只有儘快的發展工業,不惜一切代價的走工業建設的道路,才是大明能夠走的唯一道路。而人和嘛,是他現在唯一能夠動的方向,他要保證大明不散。
和鄭月琳溫存一陣,讓皇帝的內心並沒有平復多少,這樣一種來不及,來不及的感覺,就要來不及的感覺,讓崇禎皇帝朱由檢有種瘋狂的痴迷,他喜歡這樣的感覺,生死一發至極,整個國家,也許就只有他一個人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是在上一世,他會很孤獨,很無奈,有種淒涼的感覺,但這一世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變的強大無比,他絕不會覺得淒涼,只要是能夠將政局穩住,他相信憑藉著自己目前所控制的勢力範圍,差不多等於後世的十二個省份,中國大半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人口更是接近八千萬,他有許多的文章可以做,因為崇禎皇帝朱由檢相信,中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當下的環境雖然遠不如後世毛太祖時期的環境,但他卻依然是信心百倍!
1637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丁丑年,明崇禎十年。
崇禎大旱指發生在1637~1643年間的一場特大旱災。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五百年所未見。中國南、北方23個省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為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為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
近1000年,中國的第一個低溫期處在12世紀,這是中國氣候由此前的持續溫暖(約400年左右),首次轉為急劇變冷。第二個低溫期出現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上半葉。第三次低溫期出現在15和16世紀的交替附近。第四低溫期出現在17世紀,是近1000年中最冷的時期。唐朝以來每年供進貢的江西橘園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兩次嚴重凍害中完全毀滅。明朝崇禎大旱正處於這一時期。第五個低溫期處在19世紀的中後期。
從15至17世紀的200餘年內,全球處於小冰期氣候,世界上強震很多,其它自然災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這也正是太陽黑子蒙德極小值期。這個時期太陽活動處於極小值,人們往往把它當作小冰期氣候產生的原因。崇禎大旱正處在這一時期。明朝所遭遇的“小冰河期”,尤其是末期的1580…1644年在一千年裡是最寒冷的時期。據學者(如竺可楨等)研究,明朝中葉,即1500年後,氣溫驟然下降,氣溫最低的階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這段時間,氣溫驟然下降到了千年以來的最低點。崇禎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時期之中段,整個氣溫回暖是在明朝滅亡以後的1650年左右。自“萬曆”開始到“崇禎”時期,正好是極度寒冷時期的開始和終結。
崇禎大旱是近500年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