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就要抵達襄陽。
李世民比預定的時間要早上半個月左右到達,突厥內亂,二李在北方亮劍一次,旱情越發的嚴重了,關中糧食越來越緊張。
皇帝派人傳旨給李超,他將提前七天左右到達襄陽,會帶著朝廷大臣們先一步到來。
本來時間就很緊迫,現在又提前了半個月,這讓李超越發的趕了。
站在城頭上,李超看著漢江,心裡稍稍安定了些許,旱情雖然依然嚴重,但山南東道的局勢卻還很好。(未完待續。)
第664章 皇帝的荒島求生
求月票!
這段時間,李超一直在為穩定山南東道十六州的局勢而忙碌。忙著籌糧,忙著防災救災,忙著平蠻亂。
現在皇帝馬上就要到了,李超卻還沒法在襄陽城裡建起一座行宮。
李超離開襄陽平亂的時候,給留下的官員們佈置了任務,讓他們在襄陽為皇帝準備一座行宮。結果等李超回到襄陽,發現那個所謂的行宮根本不適合。
那是原來城中一個大戶的莊園,很精緻漂亮,但不大。周邊更無法駐紮皇帝的禁衛,也沒有地方給朝廷各衙門辦公。
皇帝又不是真的只是來巡視下山南的,來到襄陽後,起碼得在這裡呆上好幾年時間,得等到漢京建成之後,皇帝才會遷去新京。反正離了長安,幾年之內,皇帝都不可能再回去。襄陽城裡的那格局,不合適。
站在襄陽城頭,李超目光望向東面。
“魚梁洲!”
李超手拍著城垛,輕聲念道。
“回相國,那裡確實就是魚梁洲。以往在峴津上水落時,洲人攝竹木為梁,以捕魚,故取魚梁洲之後。此洲歷經變遷,有過許多稱呼,如還有月洲、孤嶼、玉娘洲、大河洲、無糧洲、大沙洲、無浪洲等名。”
在此任職數年的老長史向李超介紹道,“據水經注沔水載,沔水中有魚梁洲,為龐德公所居。襄陽縣誌亦曾記載東漢時,荊州牧劉表在襄陽城東二十里建高臺以養鷹,名曰呼鷹臺,在此洲上餵養獵鷹,供其打獵、逍遙。”
沔水,也就是漢江。
魚梁洲,在襄陽城東二十里。
雖名為洲,但其實並不是一座島,而是一座三面環漢水的突出半島。只不過在連線襄陽城這邊,有一段是低窪之地。一旦漢江水量大時,那與襄陽連線的那段就會被淹掉,洲上就如同是一座江中大島。
現在久旱無雨,魚梁洲與魚梁坪相連。
魚梁洲的位置挺獨特的,他三面環水一面倚山,如同是一隻向東北斜拱的牛角。漢江從西北流到襄陽,轉折向東北,形成一個v形。在魚梁洲北,淯水在此匯入唐河,然後漢江折向正南。
魚梁洲能稱的上是漢江明珠,河中水滿時,三面環水。尤其是面積很大,南北長二十一里,東西寬十里,有近三十平方公里。
整個沙洲呈現海堂葉形,這實際上是漢江與唐白河泥沙共同淤積形成的江心沙洲。
“魚梁洲與魚梁坪之間本就是一片低窪區,如果我們稍加採挖,那麼就能在這裡挖出一條低槽,就能引漢水自然取直,魚梁洲,也就直接變成一座大島。”李超手指著魚梁洲方向道。
長史有些不解,沒事把魚梁洲和魚梁坪挖開幹嗎?
到漢江漲水時,魚梁洲與魚梁坪隔絕,還使得百姓很不方便,得乘船劃排往來。現在旱季,兩邊相連,還故意挖條溝做什麼?
挖條溝,就成了一個真正的島了。
李超笑笑,他確實想直接把魚梁洲變成一座大型洲島。
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李世民居住在這座大島上。
長二十一里,寬十里,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大島啊,李世民在島上真是想怎麼住就能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