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肯定要科舉做官的,以後跟藩王肯定不是一路人。
這是崔玉清那時候的話,他顯然對以後有著清醒的認知,雖然才十三四歲,在古代卻也成熟得早,哪怕被寵愛著,也知道該怎麼選擇自己的人生。
原主信了他的話,不僅對三皇子心存惡感——誰會喜歡一個欺負自己親人的人呢?還幫崔玉清出過主意,甚至本來沒有政治傾向的原主,因為這件事,對明顯形勢大好的貴妃一黨也不搭理,反而更加偏向太子黨。
最後獲勝的卻是三皇子黨,而三皇子記恨原主為了維護自己弟弟,幾次在皇帝面前給他使絆子,還沒完全得勢就已經把崔家列上了黑名單,當崔家被某個案件牽扯,可抓可不抓的時候,他慫恿下面的官員選擇了抓,當罪名可判可不判的時候,崔家被判流放。166小說
崔家老夫人受不了這個打擊,才知道訊息的時候就大病了,還不等入獄,人便先沒了,幸好早年間門備下有棺材,匆忙之間門,也能找到地方停放。
崔夫人一輩子錦衣玉食,哪裡受過這個苦,還在牢裡待審的時候就生了一場大病去世了,數九寒天,連一副薄棺材都是家中舊僕自掏腰包幫忙操辦的,更是無處辦喪,只能停靈在大悲寺中。
踏上流放隊伍的崔大人身體並不是很好,一輩子都是個清貴文人,哪裡受過獄中的苦,更不要說流放路上的種種困難,不等到流放地就一病沒了,還是原主苦苦哀求官吏又塞了僅剩的銀錢,方才能夠買了棺材就地安葬。
在流放地,曾經的玉公子被磋磨了三年,他的那些庶出弟弟妹妹,也有沒熬過去了的,也有流亡散了的。
等到最後得到赦令回京,已經是三皇子當皇帝兩年之後了,那時候,曾經被三皇子不喜的伴讀崔玉清早就成了朝上的紅人,不僅是朝上的紅人,還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更有傳言皇帝為他遲遲不肯立後納妃,這是何等的深情厚誼。
劇情中,原主回京之後,就想要為崔家行走翻案,那件案子本來就跟崔家關係不大,禮部首責,也問罪不到一個侍郎的身上,更何況,崔大人本來就是輔助的,並非主官。
可崔玉清卻勸他以和為貴,莫要再翻先帝時期的案子,讓現在的皇帝難過,還說原主能夠回京擔任一個小官,也是他努力跟皇帝轉圜的緣故,否則以崔家的罪過,恐怕一輩子都不能再回來了。
身體早就不如以前的原主聽到這話真是一口血吐出來,哪怕得知崔玉清後來有安葬崔夫人,也有尋回崔大人的棺木讓他們合葬,他的心都沒好過半分。
“什麼東西!”
一想到劇情中那一對兒的美滿結局,現在的崔玉明心中就忍不住作嘔,他對愛情沒什麼偏見,男男,女女,都無所謂,兩情相悅即可,若是有那種非要覺得人外好的,也都是各自的自由,沒必要上綱上線,從什麼男女才是陰陽調和之類的大道理上批判規勸。
可劇情中崔玉清的做法真的是噁心到他了。
崔大人就是個禮部侍郎,上頭主官好幾個,從來都是文人清貴,這樣的官員沒能力也沒那個實力去弄什麼從龍之功,他家從來也沒人那麼想過,崔玉清成為三皇子伴讀,若不是皇帝欽點的,恐怕他家也不會跟三皇子扯上關係。
可即便如此,他家也從來沒有藉此攀附的想法,當然,也不會就此敵對,誰都知道皇帝寵愛貴妃,更寵愛貴妃之子,若不是早有太子在前面,三皇子成為太子的呼聲還是很高的。
這種情況下,完全沒有實力的崔家是傻了才要去以卵擊石,跟三皇子作對,原主之所以瞧不上三皇子,最初是因為崔玉清的種種告狀,知道弟弟被欺負了,想要幫弟弟出氣,也是向三皇子表明,自己弟弟不是能夠隨便欺負的,屬於年輕人壓不住火氣,想要亮一亮拳頭,示一示威。
後來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