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雖有通婚,但卻界限分明,權貴子弟大多靠著萌襲或皇帝賞識,在軍中或衛戍禁軍裡謀職,再不然就在某部門掛個虛銜,而讀書人走的卻是文官科舉路線,童生,秀才,進士,成績好的進翰林院,成績一般的在六部熬資歷或外放,如此累積品級,或做高官,或回家賦閒做個鄉紳。
當然,許多士紳之家的子弟,本就不緊著做官,考功名不過是為家族減免些稅錢,或添道保護傘而已;真正關鍵的是那些看著品級低的翰林學士,尤其是裡面的庶吉士。
自前朝起,朝廷便形成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換言之,長柏將來有可能平步青雲,直入內閣掌權。
明蘭昨晚睡覺時,就覺得像襄陽侯這樣的熱門權貴做壽,實在沒有必要請自家的,後來細細度量了一番才明白,這不過是瞧在長柏和海家的面上罷了;若將來長柏真有發跡的機會,早一點做感情投資總是不錯的,何況投資數額又不大。
正想著,便到了正堂,因王氏一行人來的早,客人都還未到,郡主索性請王氏帶著女孩兒來給壽星翁磕頭請安,剛到門口,就聽見裡頭傳出來陣陣說話聲和大笑聲。
明蘭低頭進去,只覺得腳下一軟,原來屋裡鋪著厚厚的‘吉祥福壽’紋樣的猩紅駝絨氈毯,屋內很大,似乎是幾間屋子打通了的,只豎了幾面多寶格,格子裡琳琅閃爍著許多精美華貴的瓷器古董做擺設。
屋內一片喧譁聲,或坐或站了許多男男女女,正熱鬧的說著話,不過平寧郡主的嬌笑還是最有穿透力,直傳入明蘭耳裡。
“王家姐姐你來了。”平寧郡主緩步走來,對著王氏笑道,態度親熱。
王氏此人,說好聽點是腳踏實地,說難聽點是眼光短淺,自打斷了與齊衡結親的念頭後,她便覺得於郡主無所求了,所以來往之間十分自然,並無多少諂媚奉承之意,與郡主反而倒能結交的起來。
王氏與平寧郡主寒暄後,立刻恭敬的給上首坐著一位老人家行禮,堆起滿面笑容,嘴裡賀壽道:“給老侯爺道喜了,祝老侯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好好好,起來,起來。”顧老侯爺滿頭白髮,形容清癯,一身赭紅色壽紋錦緞直綴,身材高大,精神飽滿,看起來不過六十來歲。
他衝著王氏笑道:“先帝爺時,我與你父親在甘陝總督麾下共過事,那會兒他捧著賬冊整日算計糧草,我就帶著大頭兵日日去找他要東西,好不好便是一番鬥嘴。前幾日我見了你家大哥兒,活脫脫你老子的做派,哎……歲月催人老喲,一轉眼就剩下我這老東西了嘍。”
提起亡父,王氏眼角略有溼潤,平寧郡主搖晃著老侯爺,笑道:“哎喲,王家姐姐是來拜壽的,您沒事說這幹嘛?”老侯爺似乎很疼愛這個女兒,連聲道:“好好,我不說了,還不快看座;還有後頭幾個小丫頭,是你家閨女吧?”
王氏忙讓三個蘭上前磕頭,女孩們忙上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照著事先演練好的,一齊脆聲道:“祝老侯爺松柏長青,多福多壽!”
顧老侯爺受了禮,平寧郡主忙讓丫鬟捧著托盤送上三個繡囊,算是老侯爺的見面禮,明蘭接過繡囊,微微抬眼,總算是有機會抬頭看了,只見老侯爺後頭呼啦啦站了好些個青年,小的不過七八歲,大的也不過才二十出頭,面貌相似,估計都是顧氏本家人。
平寧郡主指著他們,笑道:“這都是我本家兄弟子侄們,因瞧著前頭客還沒到,便先來給爹磕頭拜壽來的,咱們都是自家人,便不必學那道學先生避嫌了。”古代大家族的規矩,還沒成親的都算未成年,本家女眷不必嚴格避諱。
老侯爺另一邊站著許多媳婦姑娘,各個珠翠環繞,妝容端莊,平寧郡主又介紹道:“這都是家中的嫂嫂弟妹,這些是我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