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芬拍拍氣得滿臉通紅的吳淑芳,勸慰道:“大姐,遠的香,近的臭,石松和小鳳在外面,一年也難得回去一次,李婆子會明白到底哪個是真孝順。”
吳淑芳想到李老婆子那副尖酸刻薄的樣子,就覺得自己以前眼瞎:“是我害了老二。”
吳淑芬聽後不知道該怎麼勸慰她了,只說:“他們已經出來了,你往好處想,往後會好的。”
吳淑芳嘆了一口氣:“只能這樣想了。”一下就把兩個從來沒出過深山的人送到東市,她心裡也是七上八落。
吳淑芬看著愁眉不展的大姐,溫聲說道:“好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已經盡力了,看你兩隻眼睛都凹下去了,去國樑房裡躺會兒。”她邊說邊推著她進屋,才讓她睡下了。
中午,林長有才騎著腳踏車來了飯館,告訴吳淑芬秧田排水溝里長了不少牛毛氈,過河藤,下午還要去拔草。
吳淑芬把周石松一家來了的事和他說了說,林長有又騎車去了糕餅店,讓林蘭抽空回家問老太太的意思。
林蘭吃過午飯,回了育才路找老太太,把周石松一家的情況和她說了一下,問她願不願意把房子租出去?
老太太想著房子沒人住,長久沾不到人氣,時間一久也會壞,租出去也能補貼家用,最後定下十塊錢一月的租金,屋子的修補也得周石松家負責。
老太太同意,林蘭騎車把她帶到飯館,兩家當面定下,房租一季度付一次,電費由周石松一家自行負責。
吳淑芳拿出僅有的三十塊錢,幫周石松付了房租,一家人揹著行李跟著林蘭、老太太、吳淑芬去了樂興。
老太太開啟院門,指著院壩前的菜地:“這塊菜地收拾出來,一年的菜就不用愁了。屋裡還有床和幾樣舊桌椅,板凳,灶房裡的水缸,碗櫃都在,你們顧惜一點用。”
李小鳳看著寬敞的院壩,高興的點頭:“我們會顧惜的。”
周石松看著院子,心裡既高興又擔憂,高興一家子有了住處,高興老太太家的房子寬敞,不用一家四口擠在一起。
擔心的是加上給丈母孃的養老錢,一家人每月不吃不喝也要拿出十五塊錢來,如果賺不來這些錢……
老太太帶著他們看了一圈,把左鄰右舍的為人品行和他們說了一下,把鑰匙交給吳淑芳,和林蘭一起回城去了。
吳淑芬幫著收拾了一下,見周石松一家子就一筐紅苕,一袋子苞穀米,回家舀了十斤米、拿了些油鹽,又拿了兩塊臘肉給他們。
“石松,明天你和老大他們一起去擺攤,小鳳帶著孩子在家把菜地挖出來,我那還有菜種,趁現在還早,多種點菜,點一些苞谷。”
周石松兩口子感激的連連道謝:“多謝二姨……”
吳淑芬笑著擺手,對吳淑芳說:“大姐,你們慢慢收拾,我回去煮豬食餵豬了。”
“好,我送你出去。”吳淑芳把她送出後門,見她走遠了,才轉身回去。
周石松看著老孃,緊縮的眉頭能夾死蒼蠅:“媽,你說我們能在這立下來麼?”
李小鳳也佝僂著坐在凳子上面,愁眉緊鎖的看著她。
吳淑芳看著畏畏縮縮的兒子兒媳,厲聲道:“小蘭當初一個人帶著小豆子還欠了一屁股債,你看看小蘭現在咋樣!
你一個大男人,還有你二姨他們提攜你。退一萬步,就算你做生意不行,還有一把力氣,你沒聽你姨父說啊,去火車站貨棧卸貨一天也能掙幾塊錢。”
周石松聽後挺起了胸膛:“對,實在不行我還有一把子力氣。”
吳淑芳點點頭:“自己沒本事就要跟著有本事的人後面學,才能長見識。明天去了,見機一點,有不懂的就問,不要假聰明。”
“曉得了。”周石松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