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兵工廠,帶來的這些確實是剛剛創辦的“太行山工業學校”裡的入學不久的學生,但馬遷安的目的是我不管這些人文化問題,不會就學嘛,誰一出生就啥都會的?當年志願軍飛行員都是土包子,訓練20個小時就敢上天,與美國人空中拼刺刀,有什麼學不會的?我們中國人聰明的很,關鍵是你得給他們機會啊?不能把這些人當操作工使用吧。
“那還有5%呢?”馬遷安梗著脖子不服輸似的反駁道,“他們不是6年級文化吧?”
基裡年科夫煩惱的揉著腦門回道:“馬,他們是9年級水平,你要知道,從事武器開發與設計,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我是不要的。”
“我不信你一個都看不上!”馬遷安賭氣似的在寫字板上無意識的畫了一個圖。
“那倒也不是,我看劉廠長就是一個不錯的設計人才,可惜他現在被行政工作纏身,沒有精力參與我的研究室工作。”基裡年科夫不假思索給出了答案。
用你說?馬遷安一氣之下用筆在他畫的飛機草圖上加了一圈旋轉著的螺旋槳。馬遷安當然也知道劉頂的水平,並知道劉頂沒時間帶徒弟,數萬人的大廠子行政工作異常繁雜,耗盡了他的心血,哪裡還有多餘的精力搞設計。
劉頂在S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和空軍機械學校學習過,併兼任教官。回國後他親自設計步槍、擲彈筒、炮彈草圖,並組織技術人員和老工人反覆進行研製,在太行山上開創了八一式步馬槍、單響短槍、五零擲彈筒、炮彈、槍彈發射藥和烈性炸藥的批次生產,保證了部隊作戰的部分需要。
陳嘉申從米國英國高薪禮聘過來的人才基本上是高階的操作人才,沒有設計人才,中國人跟著他們學,只能提高實際操作水平,卻不能窺到理論設計等高深學問。
基裡年科夫“百般推脫”,激起了馬遷安好勝的本性,他暗暗發誓,一天不把這事搞定,就一天不離開兵工廠。上萬中國人工作在兵工廠裡,俄國的一流專家就在身旁,此時不光明正大的把自己的“短腿”彌補一下,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兩人陷入沉默,各打各的算盤。基裡年科夫的思維很單純,他是一個講究按部就班不相信跨越式升級發展的人,不相信還沒學會走的孩子竟然會跑,圖紙都看不懂你塞給我幹什麼?
馬遷安則認為劉頂這群人可以在短時間克服這些困難,文化低不代表笨,那是沒有機會接受到大學教育,不是說他們沒有那個智商。
“你畫的什麼?”基裡年科夫首先打破沉默,拿起了馬遷安剛剛畫就的草圖,指著上面一個圖形問道:“這是一架飛機是不是?為什麼機翼是後掠翼的?還有這機頭,好像是進氣口,明明是噴氣式,為什麼又加了一個螺旋槳?”
為什麼加螺旋槳?自己想去!馬遷安看著基裡年科夫急的抓耳撓腮的樣子,憋住樂不動聲色的喝水,好像沒有聽到基裡年科夫的發問,自顧自悠閒。
作為資深的武器研究專家,基裡年科夫對世界上出現的新式武器都有所關注,他當然認出馬遷安所畫的飛機草圖上的機頭形狀就是噴氣式。
在塔裡多機場上空進行了10分鐘的首飛,同年11月30日下午馬里奧?德?伯拉迪和吉奧瓦尼?佩達斯從米蘭里納特機場起飛,進行第一次官方試飛,這次公開的試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墨索里尼親自向馬里奧?德?伯拉迪表示祝賀。
隨後,馬里奧?德?伯拉迪又駕機進行了低空飛越羅馬的飛行,在飛行前,羅馬的電臺反覆地播送了這個訊息。這件事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轟動,共有33個國家向義大利政府發來賀電。這幾次試飛被F國際航空協會承認為世界上第一次噴氣機飛行。
馬遷安絕不會無目的的畫噴氣式飛機的,據基裡年科夫瞭解到的資料,意呆利的CC1飛機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