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陰謀,在這場鎮壓反叛的鬥爭中居功至偉,太上皇親自下旨,令賈敬回朝,封少傅,還破例承襲寧國公的爵位,搬回重新掛上“寧國府”匾額的“家”。
再來,太皇太后的本家侄孫,一直領著二品侯爵銜,卻“無名無分”的蕭若繁終於得了封號,“景襄”二字,頗為大氣;不僅如此,景襄侯還被授予禮部侍郎之職,蕭家自前太子流放時便沉寂了下去,歷經二十年,終於還了朝。
最後,便要屬上兩個女孩子:定遠侯的侄女林黛玉,捨身維護公主,又配合的朝廷的謀局,立下大功,被冊為正三品縣主;還有皇商家的姑娘薛寶釵,深入虎穴,竟能與反賊周旋,深明大義,寧死不屈,也被冊為正四品郡君。
朝廷是男人玩的,鮮少因為政事單獨封賞女子,至少從本朝算起,這可“曠古絕今”的——相比之下,林霽風也從正五品司儀升為了從四品典丞,不過半品的官兒,倒算是“平淡”了。
女孩子們受了封賞,自然是要入宮謝恩的。
黛玉坐著搖搖晃晃的軟轎子進宮,不出意外的,在宮門口遇到的寶釵——就是怪得很,寶姐姐所乘的馬車上,竟然帶著北靜王府的家徽。
黛玉裝作沒看見,準備過去跟寶釵打招呼,寶釵卻微笑著先一步迎上來,按著規矩福禮,而後盯著黛玉手上的紗布:“聽說你受傷了,現在如何了?”
“沒事的,不怎麼疼了。”黛玉也打量著寶釵,鬆了一口氣,“寶姐姐你也好好的。”
寶釵笑笑,半是玩笑半是詢問:“縣主姑娘,可願與我一同進去?”
——寶姐姐這意思,應該是有話要跟她說。
黛玉點了點頭,拉著寶釵一起進了轎子,都是小姑娘,兩個人一起也不見得能沉多少。
寶釵斜著坐了,保證讓出足夠的位子,等轎簾完全落下,才輕嘆一聲,真切道:“雖然這已經與你沒什麼關係了,不過,還是讓你知道為好。”
黛玉明瞭,心裡一突:“是外祖母家那邊的事兒?”
“是。”寶釵嘆息,聲音很輕,“你也知道,王家抄了,璉二哥那邊,已經……出婦。”
出婦,就是休妻之意。沒有人能想到,王熙鳳那“一從而令三人木”的結局,會在這個錯亂的時間裡演繹。
“璉二哥準備抬寧國府奶奶的繼妹進府,已經下聘了。”
黛玉沉默,她如何不知那位“繼妹”是誰?尤二姑娘,終究做到了正妻之位,對比前世的吞金而亡……不覺得有什麼幸運可言。榮伯府那般境地,鳳姐姐都只能強撐著,換了小白兔似的尤二姑娘,簡直……不敢去想。
“寶姐姐,那二舅母那邊……還有……”姓王的女人,可不止一個鳳姐姐;寶姐姐的親孃,叫做“薛王氏”。
“姨夫姨母都那般年紀了,結髮的夫妻,這時候出婦,可沒有什麼好名聲。姨夫只是讓姨母搬去莊子上住。”曾經差點害的自己萬劫不復的榮伯府裡呼風喚雨的掌事媳婦,一朝落得被攆出府的境地,寶釵卻沒有什麼揚眉吐氣之感,依舊淡淡的,“我娘沒事。朝廷封賞了我,怎麼又回去為難我娘。”
“還有一事,寧國府將四姑娘接回去了,二姑娘和三姑娘也跟著去‘寄住’。本來二姑娘都許了孫家的將軍,卻又忽然退了親。”寶釵眸色淡然,若有所指,“寧國府有了名正言順的國公,可|榮伯府還是‘伯府’。”
惜春妹妹是寧國府的嫡長女,養在榮伯府裡本來就不叫個規矩。黛玉也輕嘆一聲,心裡計較:聽寶姐姐話外之音,榮伯府這“靠山”換的也太快了,先是恬不知恥地攀著王家,王家一倒,又忙不迭地撇清關係,轉身靠著自家的國公爺賈敬過活。
只是,寧國公賈敬是毫無疑問的太上皇黨,元春姐姐還在做著皇上的妃子,還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