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部分

,而劉傑選擇的第一樣是,人體穴位攻擊,這個技能學會之後,會在戰鬥中一眼就找出人體中穴位,攻擊不同的穴位,產生不同的效果。

人體上共有409個穴位,包括十四經脈(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上361個穴位和48個經外奇穴。其中有108個穴位遭受外力擊打或者點選後會有明顯的症狀。而這108個穴位中,有36個大穴被歷代武家稱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點選或擊打後如果不及時救治,會有性命之憂之處。如果按照頭面門、軀體部位、脊背門、腿足門四部分列出,它們分別是:一、頭面門:百會、印堂、睛明(左右雙穴)、太陽(左右雙穴)、人中、耳門(左右雙穴)、啞門、神庭(左右雙穴)、人迎;二、軀體部位:膻中、乳根、期門(左右雙穴)、神闕、中極、關元、氣海、章門、太淵(左右雙穴)、膺窗(左右雙穴)、乳中(左右雙穴)、鳩尾、巨闕、曲骨;三、脊背門:肩井、大椎、命門、長強、肺俞(左右雙穴)、厥陰俞(左右雙穴)、腎俞(左右雙穴)、氣海俞(左右雙穴)、志室(左右雙穴)、海底;四、腿足門:足三里(左右雙穴)、三陰交(左右雙穴)、湧泉(左右雙穴)。人體的頭部最為脆弱,死穴有人中穴,白會穴,太陽穴。身體其它部位相對的抗擊能力較強,但咽喉,胸口,背心,小腹等部位的“死穴”也僅次於頭部的穴位,數目繁多就不一一列舉。其實所謂人的死穴是因為這些穴道處在經脈和血管及神經等重要的部位,當受到外力時很容易造成較嚴重的損傷,故名為死穴,並非真的一擊就死。只有外界衝擊力相當大的情況下才可能斃命。習武之人經過長期的鍛鍊,出手的力道和準確度都較常人高,故傷害性也比較大,這些穴位一旦被打中,輕則重傷,重則丟命。死穴由此得名。

人體中的笑穴,在志室穴和京門穴之間。志室穴位於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尋找此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的姿勢,志室穴位於身體腰部,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左右五厘米處(或左右旁開3寸)。京門:經穴名。出《脈經》。別名氣府、氣俞。屬足少陽膽經。腎之募穴。在側腰部,章門後1。8寸,當第十二肋骨遊離端的下方。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和第十一肋間動、靜脈。

要害的穴位裡,有致命的36穴。那我們就來看看這36穴都是在什麼位置:

眉心穴:位於兩眉之間

頭額前穴:位於眉心上一寸正中

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後的一寸陷凹中

枕骨穴:位於枕骨粗隆上方

厥陰穴:位於腦後兩邊,乳突後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黑虎掏心穴:位於臍上三寸正中。

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關元穴:臍下三寸。

水分穴:位於臍上一寸。

中極穴:臍下四寸。

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於七。八肋間。

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於七。八肋間。

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左商曲穴:臍中左旁五分。

右商曲穴:臍中右旁五分。

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左腹結穴:臍左側四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