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部分

法,雖說經過改變,在賦稅幾何上作了規定。然而蘇某一路過來,卻聽到不少百姓說此法有害,原因是在實行方田時,把田地分成幾等,地方上還是有大地主與官僚勾結,把自家上好地田地劃為下等,卻把百姓貧瘠的田地劃為上等。有錢人交的稅少了,貧瘠人家反而負擔重了!其實此法若是能先劃幾路來做實驗,整出經驗之後才分步驟一路路去推行,效果更好!”

司馬光默然,良久才嘆道:“果然還是'首發生了這種情況,子瞻,這些可能出現的後果當年此法未刊行之前子賢就提到過,可王介甫一意孤行,不肯更改,以為設定監管之人就行了。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呀,我等在京城看不到地方的情況,是什麼只能任他們說了!”

蘇軾道:“其實變法之令不可能十全十美,出現問題也正常,然而這是一個萬里天下,事關萬千黎民,一個小問題加上一個小問題,就會成為動搖根本的大問題!王參政太急了,不肯多等幾年時間,唉!”

司馬光直率地問:“這就是子瞻選擇老夫地原因?”

“算是吧。”蘇軾也坦承,“其實除了方田均稅法,還有均輸、市易等法,在地方上蘇某就聽說了,均輸法是在江南實行,為了抵制地方商賈從貢運中謀私,因此由官府來做,好是好了,結果卻是損了商賈的利益,也會造成賦稅的降低呀,又引起民怨,就得不償失了!進京城之前,蘇某就打算與王介甫好好說一說,讓他做些改變,然而與子由一番交談之後,蘇某也就死心

司馬光哈哈笑道:“子瞻這個死心,卻是便宜了老夫

蘇軾笑道:“多虧相公高看一眼了,蘇某慚愧!”

司馬光道:“什麼高看,子瞻之人,堪為相才!連仁宗官家當年都說了,得你蘇家兄弟,就是為子孫得兩宰相!如今仁宗之後,已有兩代官家,也該是這個子孫享福的時候

蘇軾更是叫慚愧了,不過心裡卻是大動了,司馬光是宰相,說你有相才,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做接班人培養了

“蘇某不才,不知相公今後會如何安排蘇某去處,而蘇某又該去做些什麼?”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召見

司馬光沒有立刻回答蘇軾的問題。 //而是說道:“子瞻。除了針對變法條例的問題外。你知道老夫反對王介甫的另一個原由嗎?”

“可是用人?”蘇軾猜測著說道。

“子瞻真是明白人!”司馬光嘆氣說道。“正是用人之事。王介甫上臺主持變法。用人之策。不論賢與不賢。只要是贊同附和變法之人都會引薦到高位上去;而反對之人也不管對方對與不對。皆要請官家罷黜!像韓持國等人。當年還是他們大力舉薦王介甫上臺。如今只因為對新法有別的。因為身為言官就要彈劾。王介甫遭到彈劾之後不僅沒有反思。而是要把範純仁等人放出朝去。再把支援他的人安排到御史臺去!像蔡確之流。現在竟然也身為言官。當年就是他們把子賢擠出朝去。唉。子瞻。本朝規矩。御史之用全在官家。宰相也不能插手。就是為了防範有人把朝堂搞成了一言堂。王介甫此舉。妥當嗎?”

蘇軾也不由唏噓:“用人之道。在於的人。要把能幹事之人安排到手底下做事本無可厚非。可要是把反對之人罷黜出去。就說不過去了。古人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王介甫本意是辦實事。可這樣下去會害了天子呀!”

“子瞻能明白老夫的立場光說道。“其實王介甫為人還是不錯。雖然倔強卻也談不上是小人。可是他沒有識人之明。偏偏給一幫小人包圍了!說到他的手下。當以呂惠卿此人為首!”

“呂惠卿?”蘇軾恍然。“此人蘇某當年亦是見過。為人複雜。平常聚會。時而高談時而沉默。如今再想。此人卻是攻於心計了!”其實蘇軾對此人並不大瞭解。可是經不住蘇轍幾封家書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