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司馬光說道:“陛下,若此事是真,子賢更不能回來了。他要留在海州,做些前期之事。他建立朝廷在海州設立海軍事務,可見有了想法。此策是他建議,讓他在那裡,也能從旁協助。一旦回來,再回去,引人注目,就非好事了。”

趙頊稍稍冷靜下來,又問道:“可是,司馬相公,這事是真的嗎?”

司馬光又道:“臣也不大肯定。這海軍,建與不建,還是由陛下裁決為好。就是子賢,也做不了主,更不能去主持。他只是外人,海軍是軍務,他不能沾手。”

趙頊不得不認可司馬光的注意,讚道:“司馬相公公私分明,令人欽贊。”

司馬光連說不敢,末了試探地道:“陛下以為海軍之策如何?”

那還用說!趙頊心裡已經是十萬個願意去建立海軍了,不為別的,沈歡所寫那“千古一帝”的評語,就讓他難以拒絕。何況海軍有利於收復燕雲,對於這個年輕的皇帝來說,沒有比這更大的誘惑了,成就開國太祖都沒有完成地大業,這份榮耀,就可令他成為大宋最偉大地君主了。如果……再憑著海軍,像沈歡所寫,開疆拓地,那就沒有比這更完美的帝王大業了。

如果海外真像沈歡畫地那樣,納為版圖,經濟之實,前無古人;疆土之大,勝過漢唐,這份誘惑,已經讓趙頊再也不能自制了。在帝王之中,他最崇拜的就是漢武唐宗,因為他們武功之盛,上下千年,無可比擬。現在,有一個超過他們地機會擺在面前,他會怎麼做?以他對沈歡的瞭解,他更相信海圖所畫,正是這樣,現在誰敢阻撓他發展海軍,他可以滅之滿門見趙頊良久沒有說話,又問了一次。

第二百十七章 功成

“決定之前,朕想聽聽司馬相公的意見。 ”趙頊沒有盲目地下決定,眼前是位宰相,穩重妥當,海軍之事,雖然份屬軍務,不過要不要創立,當然還是與大臣商量一下妥當。

司馬光猶豫著不知如何開口。海軍之利很明顯,可一切都要建立在沈歡所畫的那幅海圖為真,若是假的,把海軍建立起來了,急急地出海,卻發現一切都是虛幻的。到時,皇帝一怒,欺君大罪,壓頂而來,就難逃罪責了。雖然他也比較相信沈歡的為人,可事到臨頭,為自己,也為沈歡,都不能不仔細考慮。

趙頊怕司馬光有負擔,又道:“司馬相公,本來建立一軍,是要與朝臣商議。不過海軍之用,你也知道,最重保密。現在就子賢與你,還有朕,三人知道而已。他日最多也就給主持海軍事務之人瞭解。就是王參政,朕也不打算讓他知道太多。當然,不是朕不信任他,而是王參政不屬樞密,又有重要的事情去做。再說他身邊人多口雜,一旦洩露,讓遼人知道了,後果不堪設想。說來說去,朕也只有問你拿主意了。還請相公秉著公心,為朕解憂。”

司馬光又是感動又是歡喜。感動的是官家的信任;歡喜的是他在官家面前,終於有一項能比王安石走到前頭了。連最為信任的王安石都不告訴,只與自己商量,是在暗示什麼嗎?

司馬光強自鎮定,道:“陛下信任,臣不敢不報。既然陛下問到海軍該不該建,臣的意思是如果真像子賢所說,不需朝廷花費多少錢財即能拉起一支有戰鬥能力的大軍來,確是好事。臣仔細算過了,按子賢的計劃,朝廷該做的就是先前訓練一萬左右的海軍。這時候與商賈還沒有利益關係。因此需要一些投入。比如海船與軍餉,大概要十萬貫錢左右。這一時期,需要半年左右,待這一萬海軍有了戰鬥力,即可與商賈們商量一道出海了,到時海軍應該能自力更生,以後再逐步擴大。十萬貫,數目雖然不小,不過朝廷還負擔得起。就是不知道陛下肯不肯花出去了。”

“花,幹嗎不花!”趙頊急著說道,“現在的軍隊,一年要花朕好幾千萬貫的費用,如果十萬貫作為起始資金,即能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