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拔。”
沈歡搖搖頭道:“兩位只得其一而已。沈某覺得,音樂除了陶冶情操,它更多是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
“文化?”蘇軾與如怡姑娘都脫口驚問。
“不錯,是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音樂,孔聖人時期,除了韶樂,還有魯樂、秦樂,偏偏他就讚美韶樂,不正是代表此地文化音樂的過人之處麼。文化才是無敵的,自古以來,先秦音樂唱國風詩經,漢代為賦,唐人為詩,我大宋如今曲子詞欣欣向榮,亦有自成一家的趨勢。所以說,音樂更多是一種文化體裁,代表了一種文化。”
蘇軾思索一下點頭道:“不錯,子賢言之有理,胡人有胡人的音樂,代表了他們的風格,像我等今日所用樂器,不無是胡人傳入,與我中原文化大異。”
沈歡哈哈笑道:“子瞻兄,胡人文化與我等有別,這才是小弟今日大談音樂的道理所在。在沈某看來,音樂甚至是一種武器!”
“武器?”蘇軾與如怡都沒想到這層,更驚訝了。
沈歡解釋道:“正是一種武器,一種無所不在,殺人於無形的武器。今我大宋武備稀鬆,面對党項、契丹人不戰即先失了士氣,沒有一戰的勇氣,因此,沈某認為,若有一種深入人心令他們鬥志昂揚的音樂,唱出了威風,喚醒了他們的血性,不正是一種對敵的武器麼!另外,若我大宋優秀音樂傳入番邦,令他們的習俗得以改變,使他們接受我天朝文化,於無形之中同化了他們的野性,不亦是一種滅國的武器麼!”
“這個……”蘇軾想到深處,大驚失色。沈歡的理論,不無後世的觀點,在後世,除了音樂,更大的文化武器還有電影,君不見諸多外國電影洶湧流入中國,除了商業利益外,還有著同化文化的功能,若不奮起直追或者加以抵制,數代數十代之後,自己的文化處於弱勢甚至消亡,那就後悔也來不及了。只有最民族的,才是最世界的,所有嚮往往外發展揚威海外的文化名人,在沈歡看來,不但不值得讚揚,反而證明了人家外來文化同化的威力,不然難以讓你認同他們的權威。
這些文化功用,沈歡也是剛才一時想起,計上心來,覺得發揚這些文化功用,如怡姑娘是一個很合適的人選。若加以他後世觀念的包裝,不難成為大宋版的音樂巨星。巨星是什麼?是偶像,偶像就是效仿的物件。他覺得如怡條件優秀,若專唱一些兒女情長的詞作,於民於己都無利。那麼,何不由他來打造一個明星出來呢?
一想到那種巨星到場萬人空巷的景象,沈歡就難以遏制地激動。
第六十章 天籟
“如怡姑娘,你可願意做這個音樂文化的轉播者?”沈歡壓住心頭的激動,目光炯炯地看向貌美容絕的如怡姑娘。
“啊,我?”如怡姑娘聞言又驚又喜,更多的還是迷惑,剛才沈歡的武器理論,她聽得不是很明白;蘇軾目騁古今,優遊大事,深知歷史變幻,因此一聽就明白了沈歡言中之意,如怡姑娘雖也有才華,卻更多體現在藝術方面,對於歷史之道,認識得淺,只能說迷糊瞭解沈歡的意思而已。不過對於沈歡要讓她做一件大事的意思卻是明瞭,不禁歡喜,能為他做點什麼,也是她十足願意的。
沈歡環視一週,如怡驚愕,蘇軾沉思不已,想來是在斟酌得失,不由侃侃而談:“如怡姑娘,這應該不是讓你很為難之事,你只需本色演出而已。用你手中之琴,用你的美妙嗓音,製成全天下最吸引人的天籟,去令世人陶醉在你的歌喉之中即可!”
如怡姑娘訝道:“沈公子,要奴家去唱曲兒,倒是易事,可若說陶醉天下之人,恐怕難以辦到,不說別的,就是如此吸引眾人的歌曲也難以尋到。難不成專彈古今名曲?”
沈歡搖頭道:“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古今名曲,除了高雅之人能領略外,俗人又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