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階聽了這話後喜得心花怒放,說:“阿彌陀佛,洋大人喜歡,這是敝寺的榮光。”
直到這支龐大的隊伍走了很遠後,道階才轉身回寺院。這時,他早已累得四肢酥軟了。
吳道子的畫給法源寺帶來銀子,帶來風光,但隨著也給寺裡帶來了不少麻煩。
先是京師各寺院的頭兒們聞訊後都趕來看畫。大醒犯難了,收不收錢呢?收錢嘛,過去他們都給法源寺不少幫助,如今來看個畫,還要錢嗎?不收嘛,所有各寺院的師兄師妹們都會來看畫,損失就太大了,還有政府裡的官員,往日來寺裡較勤的名流居士,收不收錢?收,怪不好意思的;不收,援例的又太多。又有本寺僧眾的俗家親屬來看畫,收不收錢?不收,減少了收入;收了,僧眾們會說,自己寺裡的畫,這點情分都沒有?
大醒實在難辦,他請示道階。道階想了想,說:“一律照收。”
沒有多久,寺裡寺外到處都是指責聲。許多居士不登門了,不少寺院斷了往來。寺裡一個老和尚的親弟弟來看畫也出了十二文錢,那個老和尚向來脾氣暴躁,竟然指著大醒的鼻子破口大罵。
大醒受了委屈,氣得哭了起來,不願意去管畫房了。道階也是一天到晚耳朵裡裝滿了閒話,心裡早煩了,便乾脆下了一道命令:把畫收起來,不展覽了。
法源寺裡的唐畫不再展出一事,反倒更加刺激了京師人的胃口。有人猜測是畫被人盜了,展覽不成了。還有的說偷兒就是本寺的和尚。也有人說畫其實是假的,被識者認出來了,法源寺不敢再掛出騙錢了。甚至有傳得更離奇的,說那天德國公使看了後,喜歡得不得了,出一百萬馬克鉅款買走了,法源寺的窮和尚們發大財了,住持獨自吞了十萬,僧眾每人打了一個紫金化緣缽。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弄得道階百口莫辯。
展覽也要聽閒話,不展覽也要聽閒話,道階為這幅畫苦惱極了。
這天,寄禪從正定回到北京。閒聊幾句後問起了吳道子的畫,道階便將這段時期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他。最後,哭喪著臉說:“師父,你看這如何是好?事真難辦,人真難做呀!”
寄禪津津有味地聽完弟子的訴說,覺得有趣極了。他笑道:“和尚既然這麼煩惱,何不出家?”
道階聽了這話,先是莫名其妙地一愣,隨即頓悟,不覺哈哈大笑起來,連聲說:“師父說得對,說得對,和尚要出家,要出家!”
二 八指頭陀向楊度講授佛家哲理:人世好比一個圓圈
秋涼時,楊度帶著一家子從青島回到北京。京城時事,何三爺便把法源寺的唐畫告訴了他。楊度最是個愛古董愛字畫的人,法源寺出了吳道子的畫,既是名畫又是古董,怎能不去觀賞一番?
楊度興沖沖地來到法源寺,進得山門,來到藏經樓前,只見十餘個僧人圍著一株枯樹站著,其中有兩個年輕力壯者各拿一把斧頭,像是要砍樹的樣子。楊度走上前去觀看。
這時,從禪房裡走出一個身材高大白鬚飄胸的老和尚,拄著一根滿是疙瘩的柺杖,分開眾僧,來到樹邊。這不正是兩年多不見的寄禪法師嗎?楊度正要走過去與他打招呼,卻見寄禪揚起手中的柺杖,對著枯樹輕輕地敲打幾下,又抬起左手,伸出指尖緊並的手掌,口中念道:“摧殘枯木倚禪堂,閱盡風霜歲月長。識得菩提本無樹,縱加刀斧亦何傷。咦!滿眼清爽秋光好,不妨別借一枝棲。”
寄禪唸完後,兩位壯僧揮舞起手中的利斧,只兩三下便把枯樹砍倒了。
“好!”隨著枯樹倒地聲,圍觀的僧眾情不自禁地高呼起來。
砍伐一棵枯樹也要作如此鄭重的儀式,楊度覺得佛門生活怪有趣的。他跨過倒地的枯樹,對著已轉身回房的老和尚喊了一聲:“寄禪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