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萬兩的白銀產量,還有高達三百萬斤的銅產量。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震驚的數字。
這麼多的金銀銅,能鑄成多少貨幣?
金銀幣都只有八成八的含量,這意味著每年開採的金銀都鑄成金銀幣,那一年能鑄成一百多萬金幣,和三百多萬銀幣。一金現在值五銀或二十貫銅錢,那就是價值兩千多萬貫的金幣,一千多萬貫的銀幣。
三百多萬斤銅,也有鑄造大量的銅錢,面額兩文和五文的銅錢,一枚含銅並沒多少,這麼多銅,至少能鑄出三百多萬貫。
加起來,一年的金銀銅開採量拿來鑄幣,就能得到三千多萬貫銅錢。這僅是一年而已,如果每年都有這麼多,十年可就是三億多貫。
大華如今貿易興旺,工商繁榮,但經濟總量也頂多幾十億而已。
可以說,這麼大的金銀銅開採量,很快就能徹底改變錢荒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帶來貨幣過多,進而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錢少了愁人,現在錢多了也一樣愁人。
朝廷獲得這麼多的金銀銅,也是一個麻煩。
雖然這些金銀銅開採過來並不就是屬於朝廷,就以三大礦為例,都是私人投資,招募股本建礦開採。
朝廷向他們收承包費、收礦稅以及企業所得稅這些,其餘的大頭是歸礦場商人和股東們所有的,他們產出的金銀銅,除上繳礦課的那部份外,其餘的則按收購價由官府收購。
所以,得到這些貴金屬,朝廷一年也得花不少錢。
當然,朝廷轉手鑄造成貨幣,鑄幣的利潤能達到一成。轉手就賺了一成的利潤,那就是起碼三百多萬貫,這些貴金屬成為貨幣,一部份用做付給礦商的收購款,剩餘的就進入國庫。
國庫的貨幣再轉存銀行,進入流通,又能放貸收息。
錢會越滾越多。
太府寺卿想著以後不缺錢,是非常高興。
但皇帝張超卻開始考慮另一個問題了,歷史上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許多銀礦金礦,每年運回去的金銀無數。
但挖了無數金銀的西班牙卻沒因此強大太久,反而很快衰弱,倒是成就了英法等國的崛起。
究其原因,還是大量金銀流入西班牙,導致王室貴族以及那些大商人們開始揮霍成性,奢侈無比,而這些金銀並沒讓普通百姓受益,反而因為大量的金銀湧入,導致物價過高,百姓生活更難。
西班牙人有錢後,沒有發展自己的工業,反倒是一味的到英法去買買買,英法拿著西班牙人的訂單和錢,慢慢的發展起了自己的基礎工業,最後這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成就了他們崛起之路。
所以說,有時候錢多了也不是好事。
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就必然導致通貨膨脹。
當然,沒錢也不行。
“陛下?”
太府寺卿見皇帝神遊天外,等了一會也沒見回神,只得小聲呼喚。
“嗯。”張超終於回過神來。
“愛卿,朕以為如今朝廷自從有了鈔票之後,其實對於貨幣需求依賴減少了許多。這兩年朝廷回收舊幣,改鑄發行新幣,到目前為止,也發行了不少幣了吧?”
太府寺卿做為專管財務的大管家,當然很清楚這些。
那些數字他熟記在心,幾乎脫口而出。
“陛下,大華開國以來,禁舊幣流通,統統回收改鑄為新幣發行。銅錢發行二文和五文錢,而金銀幣皆發行一元幣。另發行可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紙票流通於市。得益於我大華的金銀銅儲量,以及鑄幣技術。三年來,總共鑄造發行二文銅錢三百億個,五文銅錢二百億個。一元金幣五百萬個,一元銀幣五千萬個。”
太府寺卿說的都是整數,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