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嗡嗡之語中,獨時任天章閣待制,開封府府尹的范仲淹立在那裡,先是如醍醐灌頂,暗自默唸了兩遍這“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繼而卻是惘然若失,覺著此話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到底出自何處,心中不禁暗自慚愧:吾不如楊府少子!連帶著那楊煥落入他眼的形象都高大了起來。
Q版題外話:又話說十幾年後,在他宦海幾度沉浮,再次因上言得罪天顏被貶出京後應好友滕子京作那《岳陽樓記》時,揮灑毫墨,一氣呵成,只寫到最後結語時,卻是犯了半日的愁,幾次更稿都覺不滿,最後突然想到十數年前集英殿裡楊府衙內的那一句話,豁然開朗,遂提筆結尾道: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結文後,又在文下注釋道:結語引自十數年前楊府少子之語。只後來這岳陽樓記流傳太廣,幾經轉折,最後這一句註釋被後人無意略去,這才叫今人不知其語出處的真正來歷。
第七章 小霸王要做官
卻說楊煥方才正大汗淋漓著,突想起前幾日裡嬌娘挖苦自己時順口說過的那話,急中生智便照搬了過來,不過想著應付過去好叫回家後不用被老爹痛罵,哪裡知道自己此話一出,竟是引得殿裡眾多大臣激情澎湃,連皇帝都面現喜色地誇讚起自己,一時目瞪口呆,暈暈然有些不知東南西北了。只這神情落入仁宗眼中,卻是覺著他受贊不驕,心中反而更喜。待大殿中聲音靜了些,這才發聲道:“楊煥雖不過弱冠之年,竟已是如此心懷天下,志在高遠,可見太尉平日教導有方,實乃朝中諸位臣子的楷模。”
楊太尉眼見身邊同僚一個個都面帶豔羨之色,連那素日裡有些自命清高的親家許翰林亦是捻鬚點頭在笑,剎時一掃平日因了自家兒子不爭氣所致的長期憋悶之氣,好不暢快,聽仁宗又在嘉獎自己,心花怒放,急忙出列謙虛了幾句。
仁宗點了點頭,沉吟了下,對著楊太尉笑道:“令郎有如此高遠之志,實是好事。只京中已無可叫他施展抱負的實缺,若只做那些個閒職散位,未免又有屈才之嫌。以朕看來,不若趁他年少,外放個實職,錘鍊幾年再行回京擔以重任,楊卿覺之如何?”
楊太尉方才雖是揚眉吐氣了一把,只還沒樂到糊塗了的地步。自家兒子到底幾斤幾兩,他還是清楚的,方才那話也不知是燒對了祖宗的哪根高香才冒出的。此時聽仁宗的意思,竟是要外放楊煥去做實缺了,不禁猶豫了下,正想找個藉口推辭了去,哪知那楊煥聽說要讓自己外出做官,從此天下獨大,逍遙自在,再不用拘在家中日日被老子敲打,喜出望外地立刻跪了下去磕頭道:“多謝皇上厚愛,學生定當恪職盡守,不負皇上今日的委任之恩。”
仁宗滿意地點了下頭,看向那吏部尚書問道:“京外各路州哪裡可有適當的空職?”
那吏部尚書仍是沉浸在楊煥方才那一句驚世之語之中,深為這少年人的心志所折服。聽到仁宗如此相詢,只怕自己說了那好的去處反倒是辜負了皇帝錘鍊這將來朝中重臣的心意,想了下便道:“淮南東路通州治下青門縣去歲遭過洪災,時知縣貪贓枉法已被查處,至今仍無合適人選,皇上若欲錘鍊楊大人的公子,此地實為一好去處。”
仁宗看向仍跪在地上的楊煥,問道:“你可願意前去通州青門縣擔那知縣之職?”
楊太尉早在那吏部尚書說出這去處之時,便已是向著兒子偷偷打眼色了。只楊煥生平第一次如此露臉,還是在當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