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斤交給你了,你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
“死樣子。”石芳罵了一聲之後就把他推到一邊,然後快步趕上前面的那兩個小姑娘,于飛搓了搓下巴,笑的跟個偷雞得逞的小賊一般。
……
薺菜美名遠揚,得力於歷代好美食的文人,魏晉南北朝時,便有若干《薺賦》問世。
宋代的蘇東坡和陸放翁,現代的周作人、汪曾祺,前後接力,眾口一詞為薺菜唱讚歌,陸游曾『吟』《食薺十韻》。
蘇軾則有《與徐十二書》:“今日食薺極美……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薺一二升許,淨擇,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薑不去皮,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硯殼,當於羹面上……不得入鹽醋,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鄙厭也”。
民間歷來有薺菜崇拜,百姓認為春天食用薺菜,應時而食,可以驅邪明目,吉祥而健身。
在南方的一些地區有人喜歡吃薺菜花,特別是金陵地區,有三月三,薺菜花煮雞蛋的傳統,這來源於2000多年前的古老節日——上巳節,古時這一天要舉行重要儀式以消災辟邪,祈求吉祥平安。
不過在於飛的老家,大多數人家都選擇剛發芽不久,比較嫩的薺菜來吃,一棵棵綠油油的芥菜清洗乾淨,可以拌麵蒸著吃,也可以做成餡料包餃子包子之類的。
,!
吃起來有著一股特別的鮮味,彷彿在嘴裡迸發出一個春天來。
聽村裡的老一輩人說,早些年間,一到薺菜發芽的季節,田間地頭,河邊草叢裡到處都是挖薺菜的身影,小小的一株野菜愣是救活了許多人。
那時候沒有除草劑這麼一說,也沒有各式各樣的農『藥』,薺菜隨處可見,而近些年各種農『藥』橫行,人們也不敢『亂』吃了,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才敢挖一些回家吃。
想到這,于飛衝她們喊道:“咱農場裡面應該就有吧,不用跑那麼遠去找就能找得到。”
“你懂啥?”石芳說到:“不說農場裡面都是『裸』『露』的地皮,薺菜會晚一些時間才能出來,就說河邊的這些薺菜就算我們不挖,還有別人挖呢,等咱們吃完河邊的再吃農場裡面的不就沒有人搶了嗎?”
恩,說的好有道理的樣子,于飛竟無從反駁。
兩個小姑娘就像是撒歡一樣的在河邊的田野上奔跑,只是偶爾會停下來挖一棵野草,估計她們連真正的薺菜都不認識。
“這個是薺菜嗎?”果果舉著一個不知名的小草說到。
“不是。”于飛說到:“薺菜的葉子長的有點像是鋸齒一樣,還是牙齒比較寬大的那種。”
“那這個是不是啊?”小英子舉著另外一棵野草問道。
“也不是。”于飛搖搖頭說到。
“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你倒是挖一棵給我們看看啊。”果果氣咻咻的說到。
石芳在一邊直髮笑,于飛走兩步從她的籃子裡面拿出來一棵剛挖的薺菜,對兩個小姑娘說到:“看到了沒,這就是薺菜。”
小英子很認真的記下薺菜的模樣,果果則一臉嫌棄的說到:“這還不是芳芳阿姨挖的,有能耐你找一棵啊。”
“我……”于飛頓時就來火了,把薺菜往石芳籃子裡面一丟,轉身去找薺菜去了……
還能讓自家閨女給看輕了,真是叔叔能忍,嬸子不能忍,今天非得讓她對自己刮目相看不成,于飛一邊嘟囔著,一邊仔細的在地上尋找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是在一片野草裡面找到了好幾棵薺菜,于飛直接用手捏住根部給拔了出來,然後得意的衝不遠處蹲在地上玩遊戲的果果喊道:“看到沒?這就是我找的薺菜。”
誰知道三人連理都沒理他,三人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