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仁法嚴法

可以說,在勘定歷史之時,在一對多的情況下,特別是這種擁有天命之力的戰場。 各方的歷史支撐點幾乎相同,想要在多位不同歷史片段的英雄棋靈的先後攻擊下依舊獲勝,執棋者的作用至關重要。 無論是青年戰場,還是壯年戰場,興復諸葛亮的背後都有諸葛一的影子,甚至在壯年戰場,影響勘定的還不止一位棋手。 對於初階棋手而言,可能棋手自己微操是不如本命英雄棋靈覺悟後的自我意識的,但對於國士而言,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能作為國士的本命英雄棋靈,兩者相加必然是一加一大於二,缺少了任何一方面,對於最後的對弈都是一種損失。 在這種關鍵時刻,諸葛一被迫放手,可以說已然將興復諸葛亮逼到了危機之處。 不過諸葛一很快就暗鬆了一口氣,因為他知道自己無法去理解象刑這一概念體系。 若是對方主場,甚至興復諸葛亮都會功虧一簣。 諸葛一是不理解並不是沒有眼見,看似離譜的操作之下,諸葛一已經從中看到了一個最可怕的核心。 道德! 【道德經】中曾經說過,大道廢,有仁義這話中自然有著對大道的推崇,可何嘗沒有對於仁義的肯定呢? 因為仁義既廢,方行律法。 當諸葛一看明白這史官諸葛亮背後後續的力量時,他才知道這天命否決可不是來雜耍的。 諸葛一親眼看到,那些個明明應該被嚴刑峻法施以懲罰的罪犯,最後全部一個個全身而退。 但是那些詭異的懲罰措施,卻彷彿是一道道枷鎖一般。 所有的罪犯竟然在這道僅僅象徵性的象形之後,一個個痛哭流涕,彷彿是受了天大的刑罰。 那象形的實施不僅僅傳播了統治者的仁心,更是節約了人力,致君堯舜上不過如此。 如果讓諸葛一為這一幕找一個形容詞,“烏托邦”三字他脫口而出,隨即想到了一些深層的原因,瞬間讓他理解了聖院的一些抉擇。 這樣的史書也許離譜、理想的過了頭,可在天弈世界中,卻往往有著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過片刻,原先那些位於興復大漢帝國麾下的百姓全部被這祥和仁義的環境所吸引。 原先安定的大漢帝國竟然重新開始變得飄搖起來,無數有心者和被蠱惑者打著仁義的名號倒逼漢室。 最可怕的就在於,如今的大漢本就是以仁義立國,這可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興復大局一時無比危急,在這種關鍵時候,皇帝劉禪親赴隆中草廬,躬身請相父諸葛亮再度出山。 而這,就是獨屬於興復諸葛亮的天命保護機制。 無論外界怎麼變化,興復諸葛亮這邊只要遇到各位問題,這劉禪就是諸葛亮的天命保護機制,任何危及季漢的問題出現時,作為皇帝的劉禪就會以他自己的方式請諸葛亮重新出山。 這種再度出山的選擇,會讓原本應該第一時間被攻擊的興復天命一直拖延下去。 直到興復諸葛亮再度出山。 這一次,興復諸葛亮感受著動亂的局勢,雙眸中卻透露著殺意。 一位能名垂千古的名相又豈會是一位只會仁義的好人? 哪怕諸葛一的參與,到了這一步的興復諸葛亮早就有了覺悟的能力。 這一次在他身後是數位人影浮現,只見他們在重新拜相的諸葛亮麾下快速地將一篇篇治世律令重現於世間。 隨著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現世,一冊名為《蜀科》的律法漸漸出現在人們面前。 這律法的出現很明顯就是興復諸葛亮想要對抗這象形的關鍵。 只不過僅僅憑藉著剛剛現世的法律,豈能足夠? 興復諸葛亮雖然有所覺悟但他能做的也就這點,到了這時已經回神的諸葛一果斷開始發揮出他的作用。 因為他看到蜀科那兩字後,就已經知道這解在何處了。 沒錯,史官諸葛亮確實找到了一個好的切入點,甚至諸葛一也承認,在他的興復諸葛亮的歷史片段中其實對於律法的關注度並不高。 這一點在之前其實是被忽略的,但諸葛一看向場上另外一人,卻是淡淡一笑。 若論嚴刑峻法的事實,還有誰比這位蜀帝更為熟練呢? 那《蜀科》的出現根本不是為了以之對抗近乎裹挾民眾的象刑,而是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