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必須的。現在沒有名義上的天子,這祭天儀式該由誰主持?”鐵鉉又道。
“祭天是我族重要禮俗,是不能廢棄,不過這種儀式最好不要與政府掛鉤。這樣吧,把祭天禮儀交給崇道堂來搞,道教是國教,而崇道堂勤於研發科技,對國家貢獻巨大,該多給些榮譽地位。”
“這個辦法倒也可行,只是道教首領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天了,這實際的禮儀恐怕要改一改才能用。”
“這就不必費心了,回頭我去跟張真人談此事,讓他們自己先搗騰出一套預案來,咱們看著差不多,那就成了。反正這種儀式只有象徵意義,要想國富民安,還得靠科技進步,其他的都是虛的,只能圖個心安。”
萬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道:“其實我來,是跟您談明年的經濟工作,最重要的是如何促進山東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區的經濟發展。”
“這些事我有所考慮,也讓下面的官員們到各地去摸底了。其中,山東和山西都發現有大量金礦區,適宜開採;河南湖北安徽是平原地帶,以發展農業生產為主,可以作為糧糖油棉生產基地,鼓勵百姓多種棉花大豆油菜甜菜等經濟作物,並於當地建立加工廠,以此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嗯,因地制宜,這些辦法都不錯。不過甜菜甜菜就不要種太多,經濟效益太低,還是鼓勵百姓多種些糧食和棉花吧,先吃飽穿暖了,才能搞其他。”
“不種甜菜和油菜,那百姓日益增長的油糖需求如何解決?”鐵鉉反問道,由於北平行省經濟發展迅猛,百姓的收入節節高升,有了錢自然是要消費的,吃香喝辣就是百姓的日常追求。
“咱們也不能只想著自給自足,要懂得用貿易來合理地調配世界各地的資源,以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我們這裡是不盛產油和糖,不過西洋那邊盛產啊,咱們只要交易得法,還是不吃虧的。”
“比如說蔗糖,我們可以用提供生產裝置的方式,與南洋各國開展經濟合作。他們種甘蔗,我們開廠榨糖熬糖,所得產品中能拿大頭,何樂而不為。”
“又比如說油,華遠公司已經從阿拉伯商人手裡拿到了一種叫棕櫚的植物種子,準備在南洋各地試種,一旦試種成功,這種高產的棕櫚油就可以替代豬油和豆油,成為廉價而且健康的食用油,甚至可以大規模地用來生產肥皂。”
“另外,我已經派人在滇南地區買進了一種叫落花生的植物種子,只要經過培育與優選,就能取代油菜子和葵花子,成為高產油作物。所以說,我們現在不要固守於以前種什麼,現在就種什麼,要學會創新。就連以前廣泛種植的水稻小麥棉花什麼的,也要創新。咱們要麼不種,要種就選種更加優質高產的。”
“原來賢侄早有籌謀,那我就不用瞎操心了。”鐵鉉笑道。
“引進新作物和優選優良作物品種的事,我已經讓崇道堂辦了,現在讓我揪心的反倒是北平城內外那幾座大工廠。”萬磊皺了下眉,“特別是鋼鐵廠,造紙廠,紡紗廠,釀酒廠等,這些工廠耗水量大,汙染也大,實在不適宜留在京城內。”
“你打算讓這些廠家外遷?這些可是最早一批建立的工廠,也是咱們北平城最大的利稅來源,如果遷出去,還會連累很多工人失業,甚至還會影響到相關行業。”鐵鉉也皺眉道。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萬磊還是懂的,這些工廠是最早建立的,有很多周邊行業的人員靠這些工廠謀生,如果遷走,就會打破這些人的飯碗,是不得人心的。可是,這些工廠汙染大,實在不適宜於留在北平。
另外,這些工廠用水量也大,留在缺水的北平會增加其生產成本,反倒不利於其發展。而相比於物產豐富的其他各省,北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