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部分

大的問題存在。隨著農家肥料的缺口進一步拉大,越後的石高增長進入瓶頸期。進一步擴大養殖場的產出遠遠不足以滿足田地的需求,越後若消耗的相關雞鴨豬羊已近飽和,再投入更多市場就講無法消化,而且過度放牧還會使得許多未開發的土地陷入貧瘠,所以臣下建議暫停新田開發,保持現有的狀態就好,待人口進一步增長提高對相關資源的消耗的時候再開發新田。”

無論任何時代,糧食與人口都是發達程度的硬指標,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吃飽飯才有力氣追求真善美,餓的吃上頓沒下頓才不會在乎這些東西,現在的越後就面臨吃飽之後的調整,部分富裕的町民農民有更高的需求,雞鴨豬羊偶爾會走入餐桌也成為現實,即使普通人偶爾去面屋裡吃上一份“山鯨肉”臊子面也不奇怪。

吉良義時十分關心這個問題,就問道:“在上野、信濃的政令推行如何?何時能講養殖業推廣出去?”

松井友閒不緊不慢的鞠躬說道:“政令推行的非常順利,上野國人口恢復至二十五萬有餘,目前掌握在我方的信濃人口二十萬有餘,只是相關的養殖業推廣還存在一定的風險,臣下的意思還是先從農業入手改善他們的生活,待農民們豐衣足食再跟進相關的擴充套件政策。”

“是的!兩國的可開發的耕地基本統計上來,目前我等正在加緊製作相關的新田開發計劃,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兩國之中可以開發的新田有限,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濃國領地預計可以開發出二萬三千町步,上野國預計可以開發出一萬五千町步,兩地的地形地貌比較複雜,開發出以上石高將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漫長?大概要多久?”

“五十年甚至更久!”

上野、信濃兩國的武士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長野業正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重複道:“五十年?怎麼會這麼久!越後不是才用三年就從四十萬變成兩百萬石了嗎?細川兵部不會是哄我們這些老傢伙們玩笑的吧?”

兩國武士也露出相似的表情,心說您就別哄我們直說實話就是,但細川藤孝卻沒有露出如期所望的表情,表情嚴肅地說道:“在下沒有哄騙諸君,信濃、上野地形地貌如何想必諸君生活在兩國之中也是有所瞭解的,信濃國雖然山多丘陵多影響新田開發,但因為地方大還稍好一些,上野國地方不大又面臨丘陵交錯實在難辦,越後地方大又有大片平原所以才有這麼高的石高。”

這下兩國武士也都啞了火,信濃國人還敢和越後比地盤,上野國可就沒有這個底氣,越後雖然山峰不少可平原更多,一個越後平野快頂得上一個武藏平野,聽說越後平野才開發一小半就停下來,要是全部開發出來得多少石高呀。

本莊實乃想了會兒問道:“那麼請兵部殿說一說五年內,或者十年內大概能開發出多少新田。在此期間良種改良耕作規範化又能讓兩國增長多少石高呢?”

細川藤孝耐心的解釋道:“暫時沒有做出相關的計劃。不能給予美作守準確的數字。若是以眼下的情形來看,五年內開出荒地總量五分之一的新田沒問題,十年內至多再翻一倍,二十年內應當可以完成三分之二,三十年內四分之三,五十年內差不多應該基本開發完畢,至於石高真的不好估算,兩地的氣候雨水情形與越後大不相同。甚至連春播秋收的時間都不盡相同,很有可能會有較大的誤差。”

吉良家首席奉行的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是高居主位的吉良義時亦或是廳內數百名武士對他報出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