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的石高反而在今年秋天突破四十萬石,加賀國幾乎沒有受損,兩郡半的秋收統計約為二十萬石,出羽國缺乏置賜郡的資料,目前掌握的飽海郡、田川郡、村山郡、最上郡所轄石高三十二萬石。”
“越中的問題不大,入冬以後就迅速抽調農民去加賀,加賀這半國領地只有八萬人口外加一萬軍勢實在不利於保衛領地,儘快把剩下的七萬人丁落實到加賀。”吉良義時想一會兒,又打趣道:“那邊二十萬石頭糧食按照以前的吃法,足夠讓這十六萬人躺在加賀吃上大半年都沒問題,按照咱們越後的飲食方式再配點土豆玉米海產品和蔬菜,這些糧食吃個一年半綽綽有餘。”
細川藤孝聞之一笑,細細回想起來越後的變化確實驚人,往日裡一日兩餐頓頓白米飯醃蘿蔔味噌湯的生活過的單調而乏味,而今雞魚肉蛋蔬菜水果從不斷貨,每年的時令蔬菜多的驚人,菜色增多的巨大影響就是糧食吃的越來越少。
按照以前的演算法一人份扶持米年消耗大米一石七鬥五升,換算過來每天要吃七兩大米以及一些醃蘿蔔和味噌湯,單調的飲食習慣非常缺乏營養,而且最重要的這點吃食根本就吃不飽,並且在病態的食素觀念摧殘下,吃不飽吃不好身體瘦弱個子矮小就絲毫不奇怪了,另外這種膳食觀念還會產生殺人於無形的“腳氣病”。
現在有肉有菜還有壓榨的豆油以及動物油脂,一日兩餐改成一日三餐,一個平民按照吃飽算一天也就吃七兩米飯,有些閒錢的到外邊吃雞蛋麵則更省事的連米飯都省掉不用吃,海邊的漁民一日三餐裡少不得魚類,吃的米飯則更少一些。
吉良義時思考良久,覺得這是個改善北陸道各國糧食種植習慣的好機會,便緩緩地說道:“越中、加賀兩國的小麥的普及率還要提升上去,一些不適宜種植稻米的平原、山區不要盲目的追求稻米的種植,可以嘗試著多種小麥到是會有不錯的效果,另外餘還從大明國引進小米可以推廣到山區作為輪作配置,小米、小麥二期作也是很不錯的,再輔以幾種蔬菜種植即便沒有肉類禽蛋的支援,便可以解決北陸道的糧食問題。”
“臣下明白!”細川藤孝躬身退下。(未完待續。。)
ps: 感謝書友雕兒、對秋眠的打賞,同時祝賀對秋眠成為本書第五位舵主,烏梅在此對兩位的支援表示真摯的謝意!
第436章 烈士暮年死
剛過幾天舒坦日子又有事情煩擾他,畿內風雲激盪近半年終於在入秋塵埃落定,三好長慶終究還是發動準備已久的上洛之行,三好家的動作非常大,在春播剛過沒多久,三好家的軍勢就不斷向畿內湧動,到五月初來自阿波國、讚岐國、攝津國、和泉國、河內國、丹波國以及東播磨國人眾,聚集起六萬餘鼎盛之軍勢,頓時畿內被攪合的風雨大作讓人憂心忡忡。
足利義輝急忙號令畿內武家入洛保衛幕府,但畿內國人的反應十分曖昧,淺井久政剛被嫡子淺井賢政強行奪權退位隱居,朝倉義景正忙著關顧加賀的一向一揆戰事,武田義統正為若狹雙壁掀起的內亂苦惱著。
畠山高政到是趁機帶著安見宗房逃出堺町,跑到紀伊尋找自己的譜代家臣丹下盛知的支援,準備重新拉回河內國、紀伊國、大和國的舊臣,伺機趁著三好家異動的空檔重新奪回高屋城趁機復起,就此畿內再次陷入新一**動盪。
遍觀整個畿內,中條時秀與六角義賢是畿內唯二能為幕府出力的勢力,可問題是兩家的軍勢加在一起也就三萬多,而且這兩家還在去年守山合戰裡鬧過很大的矛盾,雙方都不願意傾巢而出守衛京都,再說近江境內還有個既反六角氏又反吉良氏的淺井賢政存在,萬一被他從背後偷襲一下可就要糟糕,所以守家是軍勢必不可少。
三好長慶的耐性異乎尋常的強大,一邊派出使者在京都散步訊息聯絡幕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