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這條河百年前曾被稱作“攔妖河”,後因此名易啟爭端,改稱為“藍瑤河”,此河在這百年間逐漸往西方平原泛開拉寬,水量豐沛,無論是漁獲、農耕、灌溉,或來自宇定高原上的木料運送,藍瑤河都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至於歲安城南面,是一片逐漸高起的丘陵地,從城中擎天塔往南的“城南大道”,直走約十餘公里處的道路末端,正是藍瑤河與高原中最北一條西向支流匯流成川之處,也是藍瑤河開始轉北變寬的地點,在河岸不遠處,矗立著三排長約五十公尺、兩層樓高、處處攀滿藤蔓的木造古老建築群。
故事,從這裡開始。
第一集 第一章 甦醒
噩盡歷一零二年十一月八日,清晨。
在那群古老建築物最南側一排朝南處,有間可以從視窗觀賞藍瑤河河景的中型房間,房間內光亮的木質地板上,此時正席地趺坐了百餘名年紀不等、有老有少的素服女子,她們每個人都穿著相似的寬袖上衫與寬邊褶裙,不過雖然形式相同,卻有三種不同的顏色,其中有一小區十餘名女子服色純白,另外三十多人則染成鵝黃,至於其他整齊排在後座的近百人,則穿著色呈深藍的衣裳。
眾人前方高臺上,放著一個矮書案,書案後坐著一位也穿著白色服裝、體態窈窕、姿容端莊、外貌看來只有三十餘歲的貌美女子。
女子圓圓的臉龐掛著微笑,還有雙明亮的雙眸,面前書案上放著一本攤開的折迭經文,她正以平穩低沉的柔和嗓音,對眾人講解著經文內容,臺下眾女人人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屋中除女子聲音與藍瑤河傳來的流水淙淙聲外,別無一絲異響。
“生而有隙,愛憎隨之,修戒定慧,能得圓足。”女子唸完經卷,緩緩地解釋著:“生而有隙,就是指每個人天生心中都有一塊欠缺之處,一般人多用愛情、慾望、友誼或憎恨等情緒來填補,但凡有所求,不免煩惱,而不填補又難以自處,那麼如何能得無漏呢?如何能修得圓滿無隙呢?方法就是修戒定慧……”
此時屋外緩緩響起兩聲悠揚清遠的鐘聲,女子等鐘聲完全停歇,將最後一段經文講解完畢,這才合起書案上的經文,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今日早課就到這兒,希望大家一切圓滿俱足。”
女子這話一說,臺下一名年約六十餘歲、精神健旺的白袍婦人,站起朗聲開口說:“禮──”隨著這一聲,眾人同時低下頭,對臺上的女子行禮,女子微微點了點頭,取起經文書冊站起走下高臺,而屋中那百多名女子,仍然安靜地端坐著。
講經女子臨出門前,突然在白袍女子群之前停下,對那名六十餘歲的白袍婦人低聲說了幾句話,婦人先是微微一怔,隨即躬身點頭,等到女子交代完出門,她這才轉頭望向屋中開口喊:“于丹翠?”
在那十餘名群穿著鵝黃衣衫的女子中,一個把大鬈髮束成馬尾的年輕女子一怔,慌張地跳起說:“是!我在這!”
“別老是毛毛躁躁的。”年長婦人搖搖頭,招手說:“你過來,其他人可以解散了。”
眾人起身往外走的同時,面露詫異之色的于丹翠,急匆匆地和周圍女子對答了幾句,她手忙腳亂地放下偷偷捲起的寬袖,將身旁一個鼓鼓的大揹包背起,有點緊張地直走到年長女子面前,這才躬身行禮說:“掌教。”
“剛剛師父告訴我,要我帶你過去。”被稱作掌教的年長女子說:“你今早在醫院有輪值嗎?有的話,先找人代班。”
“稟告掌教,沒有。”于丹翠慌張地搖了搖頭。
“那這就去吧。”掌教領著于丹翠往外走,一面瞄了于丹翠一眼說:“師父為什麼找你?你早課時沒又做什麼傻事吧?”
于丹翠一愣,張大嘴想了半天,這才尷尬地說:“沒……沒有吧?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