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找到出路的。”
“姑娘,您的兩份餅!這份豬肉,這份牛肉。湯和滷蛋去視窗取。”點單高峰期已過去,負責點單的大姐親自來送的餅,她放下小碟,拿走紅色號碼牌,北方人天生自來熟,嘴一咧,笑著問,“一個人能吃得完嗎?”陳雨回她一個敷衍的笑。
“家裡有病人在醫院吧?這就對了,吃飽了才有力氣扛事啊!我在這幾十年,見得多了,一臉笑進門的,是家有孕婦,來檢查,要抱娃的。像你這樣的,多半是直系親屬來住院的,多吃才行!多吃!”
來自姐姐的雞湯,來自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鼓勵道陳雨。
她早知道姐姐會把媽媽手術的決定權交到她手裡。也好,人多嘴雜,意見難統一,如今一個人扛下所有,把家事當公事做,把手術當專案做,規劃流程,確定節奏,管理時間,調整狀態,定時釋出訊息,向家裡人通報。
她埋頭大口喝著湯,拿清潔紙巾擦完手,直接手撕著肉餅下肚。食物天生有治癒作用,而三十多小時以來,這算陳雨吃的第一頓正式的飯。上一頓還在山城水煙寒的嘉賓休息室,邊化妝,邊胡嚕的盒飯。昨晚飛機上吃了個水果,今天早上喝了袋奶,出門的時候胡亂從茶几上抓了把零食帶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她是媽媽的後方。想著,想著,兩份肉餅都消滅了。
對面的食客是一對小夫妻,看著陳雨,被她的食量驚呆了。陳雨把湯喝得乾乾淨淨,開始剝滷蛋的蛋殼,她將滷蛋往油膩膩的桌子上一磕,只聽得對面傳來對話。
“你看看那姐姐,肚裡沒孩子,都吃那麼多,你要爭氣啊,多吃點!”小夫妻中的夫說。
“你怎麼知道她沒懷上,哎吆吆,我不能聞滷煮的味兒,咱換一家吧,我難受。”小夫妻中的妻嬌滴滴答。
曾幾何時,都是寶,都會嬌,上有老,下有小的主婦不再有這項權利。
半小時後,陳雨回到住院部病房外。母親陸援朝被護士帶走做一項新檢查。她坐在門口等。
新誼醫院的座椅從兩年前的木質換成了眼前的塑膠制,外面四十度,室內空調似乎受到感染,不太製冷,塑膠有種綿軟溫火的感覺,頂著陳雨的背。
“做,還是不做?”“生命的寬度重要,還是長度重要?”“a方案還是b方案?”問題連著問題,問句連著問句,幾十個字連成一個圓,繞著陳雨的腦袋轉。
正在她躊躇際,丈夫郎因突然在群裡蹦出來,時差原因,他剛開機、上線,他先向群裡各位道歉,禮貌客氣地向大姐夫孫大力來支援表達最真摯的感謝,不是他透過群內的聊天記錄及時甄別發生了什麼,而是陳雨百忙之中提前私信他,“媽進醫院了,姐夫大老遠的來了,你開機第一時間說謝謝。”
“好的,好的,小媽媽,我還得一個星期,才能回,這段時間,有勞你了,等我回來一定加倍補償。”私信中,郎因向陳雨賠罪,“小媽媽”是郎因撒嬌時,對陳雨的專用稱呼。陸援朝當年看中郎因做女婿,陳雨能接受郎因,一大半原因因為他抹了蜜的嘴。
陳雨深知郎因即便回來,也指望不上,無論在機關上班的工作性質和時長,還是郎因對家事的料理能力,但郎因這句話墊在這兒,她心裡踏實些,在群裡,在姐姐、姐夫面前也不像單親媽媽般無助,這可能就是郎因存在唯一的用處吧,安全感和體面。
但郎因的一個舉動推進了陳雨的決定。稍後,他轉發了一則影片在群中,“看!是媽嗎?”影片是同事轉他的,本城的up主,同事發他時,加了一句話,“郎處,這不是你家門口嗎?”
是啊,熟悉的紅綠燈,熟悉的十字路口,不對,熟悉的腳踏車,躺在地上的身影看著更眼熟。短影片的標題聳人,“大媽突發疾病病倒在路邊,交警和市民暖心救助,為他們點贊!”郎因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