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田產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其實方屆和溫旭都很好奇,真正的畝數到底是多少?
他們做了多年州牧恐怕也不知道。
正如他們欺瞞朝廷一樣,下面人也自欺瞞他們。
這個問題似乎無解。
陸正淵提出瞭解決之道,他認為出現這樣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鄉里治理不足。
州、府、縣三級,可實際上僅僅依靠縣官並不能管到全境的鄉民地域,由此就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那便是鄉紳。
鄉紳都是在地方有威望的大族,又或是具有一定知識的人,這些人並不在官吏範疇,卻管著鄉民,這就是所謂的以民治民。
地方官府需要這樣的人來維持地方秩序,鄉紳也需要得到官府的支援,互惠互利,相互勾結,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陸正淵決定嚴格推行農莊法,這是對鄉紳土地兼併的有利破壞。
可是好的政令總是難以推行,因為這會觸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陸正淵重拾起來。
他並沒有說,農莊法最大的好處在於朝廷對地方有強大的控制能力。
古代皇權不下鄉,農莊法就能破除。
但這還有些不足,陸正淵又提出了一個鄉里制度,把鄉里官吏納入職役,有職級吃俸祿嚴選拔。
在陸正淵看來,這是很有必要的。
朝廷主要稅收來源於民,可高高在上了縣太爺又怎能知民疾苦,更不知田地有多少,又如何能收起稅?
只是靠那些鄉紳嗎?
他們根本靠不住。
除此外,陸正淵還提出了伍保法連坐制。
畿內之民,十家為一保,選主戶有幹力者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一人為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選為眾所服者為保正
同保犯強盜、殺人、放火、強姦、略人、傳習妖教、造畜盅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如此則保內之人相互制約,互相監督。
這樣會大大提高治安,稅收,也加強了對基礎的治理。
這些政令都已在南朝治下推行。
由此也形成一種很特殊的局面。
一邊是勢要權貴被掠奪清查,鬧得雞飛狗跳不可開交。
一邊是百姓安穩,在陸正淵的各項政令下,竟有向安居的方向發展。
民安利國,權貴們鬧騰,則影響南朝。
溫旭等人都焦頭爛額,太鬧騰了,大肆清查的後果終於顯現,也終於得到了反噬。
哪裡有壓迫哪有就有反抗。
現在南朝不止要面臨來自朝廷的壓力,還有內部的壓力。
很多曾跟著他們造反的權貴勢要,富家大族都聯合起來跟南朝對抗,並且聯名上書,請求朝廷出兵清剿反賊。
造反的就要被反了,這本是很荒唐的事,卻就這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