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鞋當時說的是:“兄弟同心”,很明顯,這是其早存了鋤奸的心,而讓銅臂來救他。
此時,山上山下的軍士也呱噪起來,經過這一系列的變故,雖然有些轉換過快,但他們終於認清了一個事實,或者說是在金甲和鐵鞋達成共識的誤導下,他們認定銀環與史大可是內奸,是這二人害得他們落得如此下場。
現在,“忠勇”的鐵鞋為師傅,為兄弟,寧可犯軍紀誅殺內奸,如何能不激起眾兵士同仇敵愾的決心?再加上剛才銅臂振臂一呼,自然是萬眾響應。
場中疏忽萬變,令人目不暇接,李承訓還真沒有想到鐵鞋居然如此大膽,敢當眾殺掉史大可,還如此振振有詞,把自己標榜為英雄,但事實是,他成功了,看著群情洶湧的兵士,誰又敢來殺掉鐵鞋,給一個內奸殉葬?
所謂強者,都有一個必備的素質,那就是能在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並能於紛繁的事件中發現機會,甚至創造機會,進而脫險、脫困,甚至反敗為勝,令事情翻盤。
鐵鞋是這樣的人,雖然殺了心腹大患,為自己剷除隱患,但藉助外力,頃刻間便使自己集大義於一身,使眾人無法怪罪於他。
李承訓更是這樣的人,他並不像其他人那般拘泥於史大可被殺這事件上,畢竟人死不能復生,這不是他冷漠,而是他敏銳地從史大可的死中發現了一個機會,一個借力打力,抵定軍權的機會。
第七十二章 如願以償
“眾位兄弟,稍安勿躁,鐵鞋將軍雖然誅殺史大可對於鷹神捕辦案有所不妥,但卻並未違反軍法!”
李承訓雖然沒有內力,可用自己千斤神力提振,再用百獸獅子吼發聲,那也是轟隆隆震天響的氣勢,頓時壓住了躁動的場面。
眾人聞言,頓時安靜下來,雖然各人的想法千差萬別,但都有所收斂。
只見,金鱗鷹極不情願地鬆開了鐵鞋,金甲微啟雙唇一陣茫然不解,賈墨衣更是眉頭扭成了疙瘩甚至有些嗔怒,銅臂的手舉在半空竟然忘記落下,周圍的軍士也都表情迥異一下子安靜下來。
李承訓見局面有所控制,立即踱步向鐵鞋走去,一邊走一邊趁熱打鐵,口中繼續說道:“方才金鱗鷹前輩已經說過,史大可由其捕獲,也由其拘押,並由其向皇帝覆命,所有這一切都不在軍方的掌控之內,所以我說鐵鞋將軍誅殺這人,雖然阻礙辦案,但並沒有違反軍紀。”
此語一出,眾皆釋然,眾將士知道不違反軍法就有緩和的餘地,自然高興;金鱗鷹、金甲等知情人也知道李承訓的良苦用心,暗贊其詭辯的巧妙,但他們也有些不解與驚愕,那就是李承訓為何替他的對手講話,而不趁機除去鐵鞋,永絕後患?
李承訓這麼做自然有他的考慮,說話間他已抵近從地上翻身站起的鐵鞋,便假借扶起鐵鞋之機,俯身在其耳邊低聲說道:“既然你不是內奸,那咱們也就沒甚大仇,你最好同意我執掌軍權,否則休怪我除你性命。”
他之所以不借機誅殺鐵鞋,自然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盤:一來,留著鐵鞋這個內奸,趁機行使反間計,為反攻突厥助力,這可是無本買賣,自然不能錯過;二來,他在權衡,若是鐵鞋表示擁護他,他則會得到軍心,進而得到軍權,若是用強除掉鐵鞋,怕是要收服將士們的心,奪取軍權,還要廢些功夫。
鐵鞋拍打著身上的灰塵,雖未回應李承訓,也未抬眼看他,但心中卻在權衡利弊,快速決策。他知道對方對於軍權志在必得,自己擋路,則必死無疑,無論是軍前找由頭處置,還是私底下讓金鱗鷹出手,他都難逃一死。再想想今天的事情,原本自己還站著“理”與“勢”,所以不怕,敢與李承訓、金甲等人分庭抗禮,大不了一拍兩散,但現在的局面是被人奪去了“理”,壓住了“勢”,他若想安然無恙,必